无极县五百年前的廉政碑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09
|
河北省原无极县委(今县人大、政协)办公楼门前树有一块石碑,上书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下方落款为“明嘉靖三年冬十月无极县知县阙里郭允礼节之书”。无极县志称其为“居官箴言碑”或称“居官座右铭”。三十六个大字正楷书写,笔体苍劲有力,浑厚凝重,有颜柳风韵,距今近五百年了。
此碑在明、清、民国时期,一直镶嵌于县衙大堂的墙壁上。解放后,因拆除旧县衙而“闲居”一旁,被冷落多年。文化大革命中因其早已成为人们在宿舍门前下棋、喝茶用的小石桌,而幸免于难。1990年,时任县委书记的刘日发觉后,如获至宝,并将此碑树立在县委门前,以警示来来往往的公务人员。
郭允礼,山东曲阜人,举人出身。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任无极知县。旧县志称其“天性淳厚,谨慎处事,遴选得人,志向远大,颇有才干,处理政务井然有条,百姓安居乐业”。郭县令注重教育,不修内衙修校舍。他创建社学,创建名宦祠、乡贤祠。尤其是他主持修整了无极县城。史书载其“治政有方,为人叹服。”因其居官清廉、政绩突出,在无极任职三年后,升为通判。明、清和民国县志都把郭允礼列为“名宦”,并立传,而彰显其廉洁和政绩。
郭允礼离任后,他书写的“居官箴言碑”永远留在了无极县衙大堂的墙壁上,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箴言,教育了一任又一任的官吏。涌现了一些像郭允礼一样的清官廉吏。他们廉政为民的事迹在无极被传为佳话,广为传颂,永志不忘。
王中枚,四川眉州人,举人。嘉庆七年至十七年(1802——1812年)任无极知县。王县令出身中医世家,精通医术,政务之余,常给百姓诊脉治病,由于医术精湛,药到病除。十年来足迹踏遍无极各村镇,深受人们的爱戴,离任前,把上百种祖传秘方、验方,连同一些丸、散、膏、丹的制作办法一并镌刻于石碑之上,树立在兴国寺内,任人择用,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