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人物

刘世彬:从教师到“村官”的飞跃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18

    没有大学生刘世彬,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提到南乐县西邵乡刘苑村大学生“村官”刘世彬,乡亲们赞不绝口。刘世彬在刘苑村工作两年后,带动附近的9个村子都走上了种植莲藕发家的致富路。

    毅然当上“村助理

    刘世彬出生于1980年,2000年考上新乡师专。身为校学生会主席的他,毕业后选择到南乐县第二实验中学任教,开始了7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刘世彬在工作中成绩优异,很快成为骨干教师,先后被推选为教导处主任、副校长。

    刘世彬爱好写诗,对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感觉那里是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2008年4月,当刘世彬看到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新闻后,对这项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很感兴趣。他毅然决定报考,并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被分到南乐县西邵乡刘苑村作村主任助理。年底,他谢绝了学校师生的挽留,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走马上任。

    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

    刘苑村干部刘占卿告诉记者,不少村支书反映见不到大学生“村官”的影子,像刘世彬这样真正有热情的大学生“村官”很少。刘占卿说,刘苑村村委会班子一直非常团结,为刘世彬发挥自己的才智提供了环境。他们一致认为,刘世彬作为一个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经常看书看报了解国家政策等各种信息,工作思路很清晰,思想也比较解放。

    更重要的是,除了干好村里修路、安路灯的工作,他还经常为82岁的孤寡老人刘存美提水和煤,帮助村民李章龄家维修倒塌的养鸡大棚,和群众打成一片。现在,群众出现问题和纠纷,经常让他来调解。“脾气好,肯吃苦、干实事、有闯劲”这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

    前进中的莲藕合作社

    刘苑村的土地多为沙地,高产田很少。沙地种植小麦、花生等作物,成本很高产量却极低。以前,有部分农民选择种植莲藕,规模较小,价格也没有保证。刘世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成立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莲藕种植的设想。刘世彬起草材料向乡、县领导汇报,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起初许多农户对此没有信心,刘世彬向村民反复讲解,还为种藕大户刘建平家里垫付两万元资金。

    2009年,该项计划终于启动,目前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2010年莲藕上市后,每亩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之后,合作社吸引了附近9个村庄加入,注册了绿色无公害商标,形成了做大做强的良好势头。现在,刘苑村周边池相通、路相连、树成行,每到夏秋季节,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段宝生 张永生 王志浩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