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播报

永城: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22

    目前,永城“黑色链条”已形成三个序列,一是按照国家发改委确定永城为全国煤化工基地布局要求,围绕煤—煤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已形成了年产5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年产20万吨乙二醇和年产40万吨醋酸项目正在建设中,加上烯烃、醋酸、乙二醇和二甲醚等其他化工产品生产及后续产业的开发,永城已成为河南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二是围绕煤—电—铝—铝箔加工产业链,全力推进铝和铝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煤电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已经投产的永城科源电子铝箔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电子铝箔项目,一举填补了河南在高尖端铝箔深加工方面的空白。

    三是围绕煤—电—建材—机电制造产业链,大力发展水泥、免烧砖等新型建材产业,大力发展与煤炭开采相关的机械制造产业。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目前永城已快步走上结构转型、跨越发展的道路,以资源优势为依托,整合资源,拉长产业链条,适度扩张,推动煤化工产品转化升级等妙招频频出手,“产煤不卖煤”成为当地资源就地转化、产业链拉长的最形象描述。煤化工、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等大中型企业经过高新技术扩能改造、在质的提升上又实现了量的扩张,大招商、招大商更使得这些“大块头”加速形成企业集群。

    产业培育:不单纯求“全”,更注重求“强”

    这是一张厚度只有0.02毫米的“纸”,还不到人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你很难相信这是由铝加工而成的箔片。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位于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内的科源电子铝箔公司,该公司利用神火集团的铝液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出国内领先的电容用电子铝箔,目前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

    近年来,永城抢抓“转方式、调结构、承转移”带来的难得机遇,牢牢地把握培育产业集群这条主线,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提升经济总量和质量、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路径,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瞄准“强而优”,实现了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大幅提升。

    一是持续提升“主导产业”不放松。围绕装备制造、煤化工、铝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按照“竞争性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积极开展招商选资,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产业培育。

    二是大力培育新的产业集群。以新建的产业集聚区作为招商选资的平台,积极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将传统三大主导产业和着力培育的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纺织、陶瓷等十大产业,优化组合为三大支柱产业,推动永城从面粉城、能源城、煤电城向食品城、工业城、化工城华丽转身。

    要素投入:不单纯求“多”,更注重求“精”

    如果到过位于永城产业集聚区的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你肯定会对他们上下游产品线独具匠心的布局拊掌叫绝。该公司通过多家分厂共用一套煤化工的动力装置和能源装置,大幅度地降低了用地面积,减少了重复建设,实际占地从原来预计的1000亩降低到现在的500亩,以较少的要素投入换来经济效益的倍增。

    后危机时期,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嬗变必然催生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结构的变革。有什么样的投入要素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对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永城来说,推动要素投入结构的转变、优化各种要素的配置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