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银:知识改变命运 建设农村图书馆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22
|
潜移默化的系列读书活动,提高了村民的素质,促进了村庄和谐。村里一位妇女,因当年分家时觉得公爹偏袒小儿子而对公爹产生不满,虽说与公爹同住一院,但10多年也没和公爹说过一句话,参加了读书活动之后,特别是学习了《弟子规》以后,这位妇女深感内疚,不仅主动问候老人,而且还经常给老人烧炕,并把做好的美餐送给老人享用。其实,通过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村里的变化远远不仅如此。北沟村因山场面积较大、经济林较多,每年开春时村里都要集中解决好多的地树边界纠纷,说实话,这也是令干部们非常头疼的一件事,解决不好,极容易矛盾激化,甚至出现越级上访,影响到村里的和谐稳定。自从村里开展了读书活动之后,村民之间开始懂得了互相谦让,纠纷也逐年减少。2009年和2010年村里连续两年实现零纠纷目标,为此,村里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等单位联合授予“全国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村里因集体工程涉及到征占个人地树时,村民们也表现得大度、理解和支持,没有出现因索赔漫天要价而影响施工的情况。
书中知识提升了他的创业理念
2009年7月,段文银三年村官任期将满,面对的是回城找工作还是继续留在村里创业的双向抉择,经过一番思索,段文银选择了后者。通过“图书室”的牵线和与村民3年的相处,段文银不仅与村民们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获得了干部们的信任。村里通过开会研究,决定由集体出资,建立一个名为“北京北旮旯乡情驿站”的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而这创业的重任恰恰落在了段文银的肩上。从规划到建设,从购物到开业,短短半年时间里,本来就瘦小的他,一下子掉了8斤肉。但当开业的礼炮响彻天空那一刻,他还是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由于有了图书管理的经验以及读书活动的效果,因此公司的主体“北旮旯”餐厅在设计上无不透露着鲜活的文化气息,餐厅古色古香,装饰一律采用慕田峪长城的照片和怀柔书协成员们的书法作品。在管理方面,段文银也十分注重公司文化方面的建设,公司正式开业之前,他亲自制定培训方案和挑选教材,所有员工都要参加一个月的封闭式岗前培训。同时要求大家要熟知《弟子规》内容,懂得现代礼仪,每天上班前会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讲一个笑话,或者说一个传统小故事。在客源方面,段文银充分发挥北沟村和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将北沟村在环境治理、民主管理、信息化建设、传统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与当今市场需求有机对接,并为游客提供免费会议室、文体设施及学习调研场地及素材。通过登山观长城、采摘草莓、烧烤晚会等活动,为游客打造郊游娱乐的平台。特别是通过打出吃绿色农家菜“三餐一宿100元”的口号,为游客提供了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
如今,“北旮旯乡情驿栈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已运营一年半时间,公司共为村民提供了18个就业岗位,先后接待客人5万人次,创营业总收入200余万元,上缴利税6万元,创造利润30余万元。“北旮旯”乡情驿栈也因干净整洁,饭菜爽口,价位适宜受到中央和市区多家媒体的追棒,成为京郊小有名气的农家院。
谈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段文银总是认为和自己的图书室分不开,正是因为这个小小的图书室,才让他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在带领大家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自己也在学习和提升。采访结束时,小段告诉我们:下一个目标他要将“北旮旯”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在餐饮之中加入一些长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京郊民俗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元素,进而丰富经营内容,努力把“北旮旯”做大做强。
今天的段文银虽然当了“北旮旯”餐饮有限公司的经理,但他依然舍不得图书室。只要有空,他还会去图书室看看,帮帮忙。用他的话说,自己已和这个图书室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