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愚公支书”率村民凿悬崖打通山路引热议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23

    (二)自己修路!

    2004年,时任村支书的王光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用5年时间,在绝壁上修出两条从两边山腰上斜切下去的“V”字形山路,再用桥梁连接,通往山外。

    有人说王光国疯了: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为何这个支书要如此“闹腾”?老人们说:“这么高的悬崖能修得了公路?还是等上面投资、上面派人来修吧!”爱人张世珍也很担心。她说:“要是施工出了意外,你就成了全村的罪人。”

    面对质疑和担忧,王光国给村民打气:“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还是祖辈们修的。他们当时能做到的,难道我们就做不到?光靠等是不行的。”最终多数村民对修路投了赞成票。

    2004年下半年,路开始修了。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半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多是妇女和老人,能上阵的只有百余号人,其中不少老人还要一边照看孩子一边劳作。

    原始的手段、有限的劳力,让他们很无奈。而最让他们头疼的还是资金问题。因为村民们都穷,拿不出多的钱,第一次筹资不到3万元。王光国毅然决定把自家养猪攒下的钱全部拿出来修路。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先后4次捐款,凑了7万多元买设备和炸药。设备买来了,几十户村民又凑了3000多个鸡蛋,换回来买油钱。

    乡亲们对金贵的修路钱“精打细算”:能用锄头刨的山体,他们绝不用炸药。鞋子磨坏了,他们就干脆打赤脚,没有工钱也不抱怨。为了省下钱修路,离工地近的村民自发地把家里烤好的土豆和煮好的米粥分给大家吃。

    (三)当代“愚公”

    按照王光国的蓝图,他们要修13里的路才能连上外面的世界。然而他们不分寒冬酷暑,顶风冒雪,在高山绝壁艰苦奋斗6年春秋,一寸一寸地抠,才抠出一条1.5公里长的砂石路,只完成了计划的一个零头。

    王光国说,2007年的一场山洪,曾将他们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那天,王光国和村民正在施工,突然“轰隆”一声,他们千辛万苦在河谷上垒起的一道20米长的驳岸屏障瞬间被冲塌,大量土石呼啸着冲下山谷,在场的男女老少都懵了,他们忍不住相拥而泣。

    “当时我算是知道了什么叫恐惧和绝望。”王光国事后在日记里写道。但那时他的第一意识是:路垮了,可以再修,人心垮了,就真的是前功尽弃了。他对村民们说:“路现在垮了是好事,等通车了再垮就要出大事了。现在正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我们要用事实证明:双手可以改变命运!”在他的鼓励下,村民们很快又拧成了一股绳,开始清理事故现场,继续在绝壁上奋战。

    3月18日,在修路现场,记者见到了“愚公支书”王光国,40岁的他,已是满脸风霜、满手老茧。手拿筑路蓝图的他告诉记者:“这条路修通后,将把小村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路、幸福路。”

    【反馈链接】政府已介入 村路有望通

    在村里用民房改成的“修路指挥部”的土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张“各地汇款支援店子坪村公路建设名单”,上面写着来自黑龙江、吉林、成都、河北、武汉等地的8笔汇款,少则100元,多则1000多元。有的捐款人只留了个姓名,没注明地址。

    虽然这些钱并不能彻底解决店子坪村修路的资金问题,但王光国说,网民的爱心和热情,让他们备受鼓舞。

    近日,建始县委书记王金维到店子坪村现场办公,要求随行的交通局等部门对这条通村公路予以立项,并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据介绍,目前店子坪村通村公路的初步设计勘测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将进行设计及概算工作,并表示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实施方案,促进公路顺利建设,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新华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