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播报

河北涞水县薄皮核桃成了“金疙瘩”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3-31

    (记者王彦杰 通讯员程卫民 杨志民)“你看,这些病虫枝如果不及时剪掉,今年结出的果子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近日,记者来到河北省涞水县东文山乡淮河村,刚进村就看到张永茂老汉像呵护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为核桃树剪枝。

    淮河村位于涞水县城西南,有100多户、500多口人,耕地面积接近1000亩。过去,该村农民靠种植玉米、小麦和外出打工为生,生活条件很艰苦。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让群众早日发家致富,乡村两级干部从1996年发动村民种植薄皮核桃,并确定了200多亩的薄皮核桃种植园,涉及农户60多家。在涞水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引进了“辽1”、“辽2”等几个新品种在核桃园种植。当时由于群众思想保守,不相信这小小的薄皮核桃能赚到大钱,所以许多人并没有精心管理。到2003年时,已经种植了7年的薄皮核桃,仅有七八户人家的30多亩核桃树初见成效。张永茂就是最早获得收益的种植户之一,当时他种的近3亩薄皮核桃,以每斤十几元的价格卖出后,收入了5000多元。

    初显的效益让那些思想保守的群众看到了发展薄皮核桃的前景。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乡村两级干部因势利导,一方面通过大喇叭广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种植薄皮核桃的好处;另一方面召开技术培训会,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同时还帮助种植户解决浇水难问题。

    由于乡村干部重视,扶持政策到位,从2003年到现在,淮河村发展薄皮核桃600多亩,涉及全村所有农户。目前已有300多亩进入盛果期,每亩收益在7000元以上,仅此一项,淮河村年增收200多万元。

    采访结束时,淮河村村委会主任张飞手指村西的一片核桃园自豪地说:“别看这小小的核桃树,不出3年就将成为群众的摇钱树,我们的想法就是继续动员群众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种植面积,争取让这一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