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的领跑者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01
|
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一度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黑龙江垦区迅速向北京调运1.5万吨大米,及时缓解了粮食紧张局面。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黑龙江垦区仅用三天时间就紧急加工2460吨优质大米,通过专列运往四川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黑龙江垦区已经成为服从于国家利益、服务于国家战略,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2010年,黑龙江垦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
现代化粮食处理中心
“十一五”经济大跨越 开创好又快发展崭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加速推进城乡一体跨越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开创了垦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局面。
收获与整地
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增长
经济总量从2008年开始连续3年突破4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大关,2010年垦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69.9亿元增加到688.1亿元,年均增长16%。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6179元提高到13267元,年均增长13.2%;人均住宅面积由2005年的17平方米增加到26.63平方米,居全省前列。北大荒集团总公司启动运行,北大荒集团整体竞争优势日益增强,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16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飞机航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