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农村拆迁前村里竟多出十余位村民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07
|
镇领导承认存在诸多疑点,纪检部门已立案调查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龙蟠村在拆迁前,一夜之间突然“空降”10余位村民。村民们说,这些“移民”都是奔着土地补偿安置房来的。记者近日获悉,因为涉嫌造假,当地纪检部门已经立案调查。
村里“冒出”十余村民
总投资30亿元的滁州龙尾山国际旅游中心,坐落在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龙蟠村境内,2010年9月27日,相关部门在这里举行了奠基仪式。为了配合该项目,龙蟠村开始拆迁征地。
村民发现,在拆迁之前,村里突然“冒出”10余名只见名字不见其人的村民。村民发现,这些人都与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有关,有的甚至和镇政府干部有关系。这些“空降”村民早年是在村里,但后来因为上学、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户口早已不在村里了。
“这些人无非就是为了拆迁安置多分一些补偿款和安置房。”对此现象,村民们都心知肚明。村民告诉记者,这些人之所以纷纷将户口迁回来,主要是因为背后的征地补偿款和拆迁安置房。
镇领导承认存在疑点
随后,有村民将集中迁户口和拆迁分房讨论会会议记录有“造假”现象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得到镇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确有此事,纪检部门已经立案调查。”3月29日,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副书记刘世扬向记者证实,拆迁分房讨论会上的会议记录和户主签名确实存在诸多疑点。他说,正因为如此,纪检部门已经成立了调查小组,专门对此事进行立案调查。
“我们调查的具体细节暂时还不方便透露,但时间不会太长,此事很快就会有结论。”采访中刘世扬对记者表示,一定要将“代签名”查个水落石出。4月4日,一位丁姓村民对记者说,镇政府说上星期给村民答复,可是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叶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