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河北承德县强制拆迁 相关法规成空文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13

    编者按:3月24日,国土资源部和交通运输部、铁道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路铁路项目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的通知》指出,公路、铁路以及机场建设多为国家或省级重点工程,它们违法用地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影响宏观调控成效,扰乱土地管理秩序,性质恶劣,危害巨大,必须予以坚决遏制。4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和扩大试点范围、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等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纠正。

    中国报道河北讯:(记者 罗孝文)近日,本社连续接到河北省承德县大板城镇大兰窝村民投诉称:承秦(承德市—秦皇岛市)高速公路征地补偿低、安置不合理,相关部门强制拆迁,村民居无定所,无端被关押。记者接到投诉后,立即赶往当地,进行了相关调查采访。



补偿不合理

    记者来到承德县大板城镇大兰窝村采访了解到:大兰窝村共71户村民,2010年两次拆迁村民65户,有6户村民认为政府部门补偿太低,拒绝签字,房屋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最终难逃强拆的厄运。同样面临拆迁的有两个企业,分别是麻刀厂、大友制衣大兰分厂。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承秦高速公路用地的施工现场涉及拆迁的房屋已被推倒,挖掘机在废墟上轰鸣着,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村里剩余房屋的拆迁近在迟尺,拆除是早晚的事。对此村民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支持公路建设,另一方面反对拆迁。

    据了解,承秦高速公路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公路在承德县境内经过板城、甲山、上谷、满杖子等4个乡镇25个行政村,近40公里,其中大板城镇头道沟村、大兰窝村、小兰窝村、中磨村等路段土地被占用。

    大兰窝村民介绍:大兰窝村为“城中村”,土地升值。2008年9月4日,承德县政府张贴《承秦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公告》。2009年11月15日,委托隆化县建设房地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大兰窝村民的房屋进行了评估。

    期间,村民认为房屋评估价格不合理。评估公司对村民有争议的房产前后作了三次评估。

    在用地补偿上,政府部门对农用地按片区价8万元/亩、未用地按4.8万元/亩进行补偿;地上附作物和房屋、资产补偿均按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单价格进行补偿;拆迁过渡费每户村民300元/月,只发放5个月。

    村民介绍说:政府安置补偿不合理,国家相关政策在这里成为废纸,我们很无奈也很气愤。我们不同意拆迁,于是,政府部门采取诱惑、奖励、株连式等方式逼迫我们搬迁。

    记者走访了6户未拆迁村民,村民纷纷表示支持高速公路建设,但是,政府的补偿款太低,补偿的钱根本不够买一套房,也不给宅基地。失地后又遭扒房的村民,未来生活没有保障。

    据村民李某说,他的房屋总面积480平方米,2008年装修,,屋内设施齐全,装修豪华,花费近100万元。而政府的评估价是:住房:1069元/平方米;前后平房:900元/平方米;其余:400元/平方米,折旧后为68万余元。



承诺不兑现

    记者在大兰窝村采访看到,被拆迁的土地上还有村民搭窝棚继续居住,房屋简陋,四面漏风。村民在如此简陋窝棚里怎样度过漫长寒冬?村民刘某告诉记者,村民的房屋被拆迁后,没有住房,不得不在原地搭建窝棚暂住,整个冬天就在这里度过。

    涉及村民拆迁,国家政策规定必须先安置后拆迁,可这里不安置。拆迁前政府承诺,拆迁后给村民宅基地,让村民自己建房,村民信以为真。可是没想到,房屋拆迁后,政府什么也不管了,也不兑现宅基地,逼迫村民以1200元/平方米不等的价格去买楼,可至今涉迁楼也没有建起来。

    在村民提供的一份承秦拆迁办公室的《公告》上,记者看到:按照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精神,结合新民居建设,在曼曼食品园区旁边,政府与大兰窝村调换的35亩地建设楼房安置涉迁户。目前,此35亩已通过挂牌方式出让给长城开发公司进行建设楼房…….. 该公告的落款日期是:2010年11月6日。

    村民李某一家8口人,祖孙三代可以获得一套三室一厅100平米左右的楼房,怎么居住?而此户村民原有房屋面积为300多平方米。

    村民刘某说:政府的补偿款,远远不够我们买他们建的楼房,政府用我们的宅基地换了地之后,盖楼让我们花钱买,待71户涉迁户入住后,再将剩余楼房以商品房的价格出售牟利。村民告诉记者,此地房价每平方米二三千元。

    大兰窝村全村上千亩土地,早在2006年就被承德县国土局以7.5万/亩的价格全部非法征收。被征收的土地如今建成了企业,如乾隆醉酒厂、畅达油松花粉厂、五谷农庄、食品厂、制药厂等。村头却有56亩土地已荒废5年之久,政府不让村民继续耕种,复耕费也不给村民。



拆迁户遭报复超生款一罚再罚

    被拆迁村民怨声载道,政府与村民的矛盾被激化。政府公信力受损,进而形成叠加效应,政府执法遭遇压力。承德县计生局将李某超生处罚的“河北省承德县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张贴在村民李某外墙上。

    原来,李某有三个孩子,夫妻双方属于农业人口,超生一个孩子。2010年2月5日,李某已交清超生罚款3万元社会抚养费。

    记者在一张“河北省罚款收据”单上看到,李某确实已交清罚款。这张收据的左下角,没有收款单位的公章;记者还在“河北省承德县人民法院执行通知单”及“河北省承德县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上看到:要求李某于2011年3月15日前给付社会抚养费8万元。这份离奇的“行政裁定书”申请人是承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负责人。

    李某告诉记者,他家的房屋已被拆除,一家八口没有地方居住,建房不给宅基地,楼房又买不起,再罚超生款,这不是打击报复?

两会期间再现强拆

    来到大板城镇头道沟村,记者采访了解,承秦公路占用该村土地,拆迁涉及19户村民,已拆14户,剩余5户不同意拆迁。

    2011年3月10日,由公安、检察院30余辆车组成的强拆队浩浩荡荡来到头道沟村强行扒房。在扒邱建国的房屋时,邱的母亲于凤云欲爬上屋顶,即被拆迁人员拖出屋,拳打脚踢,于凤云身上多处受伤。当天,拆迁人员抢走村民相机及身上财物,将村民邱建国、于凤云、孙艳艳、邱秀荣、宋玉娥强行拉上车,关押10日至15日,他们的房屋随即遭到强拆。

    村民邱某气愤地说:他们扒房时,一旁的邱建国一句话没说,即被拘留。这个世道究竟还有没有王法.拆迁正值两会期间。政府热议解决民生问题,让百姓幸福,然而这里的政府部门竟然扒房抓人。

    记者来到承德县拆迁办了解相关情况,在办公室,记者说明来意,一位自称姓于的工作人员让记者去宣传部门。在承德县国土局办公室,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记者问张怎么看待大板城镇拆迁征地一事,张某说:我们按国家标准,不敢违法,老百姓要求高,老百姓敢违法。办公室崔主任赶到后,让记者去宣传部门,拒绝采访。接着,记者来到大板城镇政府,党委办公室董主任及主管拆迁的政法委陈书记回避记者采访。




责任编辑: 高爱玲来源: 中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