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人物

朱清杰:一个配电工的摇滚人生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14

    [成长]

    “京漂”之后明白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身材魁梧,相貌俊朗,天生一副好嗓音,能谱曲善填词,朱清杰走到哪里都很“拉风”。在新乡摇滚音乐圈中,他是一名元老级人物。

    1993年,崔健的声音打动了22岁的朱清杰,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崔健的《一块红布》。 “这种‘红’寓意很多。我们曾经被很多的东西所蒙蔽,但是,我们一定会看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彼时的愤青朱清杰这样认为。

    接触音乐后,他先是作为一名鼓手混迹新乡乐坛,直到1996年做了“京漂”。在北京,他花光了所有积蓄,家里还接济不少。最困难的时候,朱清杰一天只吃一个馒头蘸白糖,喝点水。半夜饿醒,浑身冒虚汗,走路发飘像踩着棉花,眼冒金星。后来每天的生活费只有一元钱,买一斤挂面,放点酱油味精盐,不吃菜。这样的生活,他过了近半个月。

    1998年初,朱清杰必须返回新乡,因为跟单位请的病假期限到了。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做出选择,明白了“京漂”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和正常秩序,才能做出正常的音乐。

    想透了,他返回家乡。这就是朱清杰的叛逆和思考,他试图用摇滚乐的铿锵和力量,向所有人宣告:“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我们就是应该有个性,有理想,有思索和责任感。”

    [积淀]

    坚守摇滚精神的“幸存者”

    回家后,朱清杰邀集几个朋友组成了一支乐队,起名“幸存者”。

    “幸存者”乐队奉崔健为教父,忠实践行摇滚精神,从新乡浓厚的音乐土壤中吸取营养,在河南省的摇滚圈闯出了名堂。而朱清杰也渐渐确立了他抒情摇滚的音乐创作风格,音乐作品《迷雾》、《即使你在天那边》被杭天琪、李钰挑中,选入个人演唱专辑。

    新乡市体育馆曾是全国足球甲B联赛的主场,主办方邀请他创作演唱的主题曲《喝杯清酒,交个朋友》,传唱度颇高。

    目前,“幸存者”已经不常活动,队员们都各自忙碌,开琴行、当音乐教师,还有的在海外当乐手、在外地酒吧做驻唱。“虽说‘幸存者’乐队一起排练演出的机会不多了,但每年春节无论多忙,我们都会团聚,再唱一唱那些经典老歌,回味一下青春岁月。”谈及这些,朱清杰眉飞色舞。

    朱清杰是一名配电工,在一线奋战了18年,参加过抗击南方雨雪冰冻和汶川救灾,如今仍时不时参加野外作业。妻子为爱情放弃了海外生活,两岁半的女儿艾米还在蹒跚学步,就已经展现出音乐天赋,常抱着玩具吉他“自弹自唱”。

    “有了孩子后,我对家庭的概念和亲情的感受特别明显。看到孩子的成长,都觉得有种巨大成就感和乐趣。”朱清杰说,《家的牵挂》的出炉,就是这种感情的积淀,描述的就是他现在的生活状态。

    你听,《家的牵挂》借用孩子呼唤父母平安回家的口吻,叮咛所有高危行业的员工关注安全生产。朴实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唱进了大家心坎里。

    作者:见习记者 杜一格 通讯员 刘俊海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