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邯山区幸福民生春潮涌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15
|
邯郸日报讯(魏海凤 马晓华)最是一年春好处。今春以来,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致力打造幸福民生,坚持民生优先,不遗余力解民忧、惠民生、畅民意。目前,部分民生工程任务已完成过半,实现了民生工作一季度开门红。
强机制重民生。该区根据《关于2011年全区民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对48件民生实事责任目标进行细化分解, 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成立了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区主要领导定期调度民生工作进展。在社区、农村组建了以党员、志愿者为基础的900余名民生信息员,140支6000余人的民生服务队,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三级民生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服务推进网络。
大投入保民生。邯山区今年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打造民生财政,全年计划投入28229万元用于民生事业。优先保证教育、科技、农业资金,三项支出增长均超过预定增长要求。全年改造3所小学,新建和改造3所幼儿园,对1000名学生实施救助;改扩建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6个百分点左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财政补贴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达到4000户以上;为3000户以上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落实政府实物配租、廉租住房500套以上等。
大建设惠民生。该区围绕打造“幸福民生”,全面抓好城乡环境改造以及卫生、教育、体育等各项事业,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目前已建成1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养老院;罗城头、陵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已动工建设,郑陈岗小学、隐豹小学教学楼加固改造全面完成,火磨小学教学楼8月底投入使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场健身路径体育器材全部到位。同时结合全区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陆续启动35个区片和城中村拆迁改造,创建一批特色街区、示范小区、文化广场和标志性建筑。
多渠道畅民意。为畅通社情民意,该区在建立便民窗口、便民热线、群众信箱等的同时,又建立了网络民意收集平台,针对群众意见和网民留言做到有问必答、有应必果、有诺必践。一是通过社区干部联系网格,形成社区居委(农村)、楼院长、村民小组长及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新格局,群众意见建议能第一时间到达群众工作办公室和领导面前。二是在群工办和全区12个乡镇、办事处分别建立网络民意收集工作站,专人负责涉及该区的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报告。三是区群工办每天把收集的社情民意及时形成专题报告和拟办意见呈送单位部门领导,对领导批示件,明确专人登记、建档、转发督办,全程跟踪,限时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