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南郑县:三项措施促党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19
|
今年以来,陕西省南郑县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构建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在全县各级干部中广泛开展与群众“连心攀亲,结对帮扶”活动,有力提升了全县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构建和谐南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明确目的,加强制度建设。县委组织10756名干部与12.6万户群众连心攀亲,结对帮扶责任和名单一经落实确定,不得随意更换,原则上一定三年不变,并由县直部门单位、乡镇统一给所帮扶的群众制作发放干部与群众“连心攀亲、结对帮扶”活动明白卡。每个干部要不讲条件、不提要求,严于律己、严守纪律,注意讲究工作方法,坚持每月至少两次到基层农户家中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日常要保持通讯畅通,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同时要如实填写干部与群众“连心攀亲、结对帮扶”活动工作手册,分析提炼和完善提高帮扶工作。制定了督导考核方案,县委办、县政府办督查室负责整个面上的督查考核,由县委组织部、县委作风教育整顿办公室、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进行动态跟踪督查考核。对存在问题较多的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并将督查考核和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单位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明确内容,加强作风建设。县委统一规范明确“连心攀亲、结对帮扶”的主要任务,概括起来就是“送、连、帮、调”。即,送政策法律,搞好教育引导。包联干部深入包联户家中,面对面地宣传党的为民惠民政策和社会管理政策法规,提供法律服务,引导广大群众学政策、懂法律。连心交友,增进干群感情。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座谈,拉家常,话感情,交朋友,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真情实意贴近群众,互动联系,增进感情。真情帮扶,强化为民服务。通过形式多样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关心关注群众生产生活,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调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包联干部深入基层细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各类不稳定因素,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群众的家门口。目前,包联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累计216847次,开展政策宣讲13440场次、法律知识辅导2404次,提供法律服务1119次,累计征求农户意见建议2645条,代办相关事项1513件。
明确任务,加强组织建设。各单位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农家院坝、田间地头,提高了机关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落实执行的能力。各下派干部采取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送方法等措施,整合机关党员、村(社区)党员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力量,积极开展结对学习、农技传授、信息交流、文化娱乐等活动,不断增强了村(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在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先进党组织干部、政法机关干部、经济部门干部、涉农部门干部的优势资源和特长,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农户存在的突出问题。机关党员干部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向村(社区)党组织辐射、延伸和渗透,村(社区)党组织为机关党员干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党性锻炼、作风锤炼的舞台,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建统筹协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路子。目前,全县“连心攀亲、结对帮扶”干部共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2108件,为基层群众送上慰问和帮扶资金65.74万元,提供致富信息2262条,争取扶助项目362个。(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