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时政要闻

刘永忠:学习沭阳经验 振兴县域经济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20

    沭阳经验对淮安发展的借鉴意义在哪里?如何做强县域经济这一淮安发展的“短板”,使之成为未来跨越发展的“跳板”?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如何?怎样大干当前,确保二季度实现“双过半”?……在组团赴沭阳参观考察后,昨日上午,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对以上问题一一剖析,进行深入探讨。市委书记刘永忠在会上强调,要学习借鉴沭阳发展经验,更大力度推进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实施“三化”同步推进战略,重抓开放、创新、干部三个关键,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崛起振兴。市长高雪坤在会上作了讲话。市领导王维凯、朱维宁、陈洪玉、李卫平、肖本明、范学恕、朱毅民、刘友超、冯燕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洪玉主持。

    “综观宿迁,尤其是沭阳走过的发展道路,是大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大发展,大手笔铸就了环境面貌大变化,重创新让城市充满了无限活力。我们要学习沭阳发展经验,特别要学习敢于担当争第一的精神,善用创新解难题的精神,埋头苦干高效实干的作风,努力开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新局面。”刘永忠说,县域经济连接城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使之从经济“短板”发展成为助力淮安实现跨越赶超的“跳板”。

    刘永忠要求,各地要立足实际,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战略,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一要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咬住工业,盯住项目,按照特色发展、差别竞争的思路,努力形成一批县区百亿元、乡镇十亿元产业集群,着力构筑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产业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省级开发区和各类特色园区,抓好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创业点建设。二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动“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深度开发农业资源,让农业产生“叠加”经济效益。三要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打造产业兴旺、人丁兴旺“两旺”之城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高县城建设的品位和档次,提升县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以特色化为追求推动小城镇和村集中居住点建设,以城乡一体化为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生态县、生态乡创建步伐,着力打造洁净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究其实质,是资源要素的竞争、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和干部人才的竞争。刘永忠强调,各地要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和干部推动三措并举,全力夺取新一轮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主动权。要着力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招引更多“顶天立地”项目、“一步登天”项目和“产业链条”项目,加速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和高端资源,借助外力、依靠增量加快发展;切实增强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理念,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上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能够担当淮安跨越发展重任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县乡领导班子。

    刘永忠指出,二季度是全年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大干二季度,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紧紧咬定“双过半”目标,突出重点,一着不让地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特别是对未达序时进度的工作要做到措施再细化、责任再明确,确保在二季度填平补齐。要按照“抓发展以经济建设为纲,抓经济建设以工业为纲,抓工业以项目为纲”的要求,狠抓项目推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高雪坤指出,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总体上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表现出以下特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财政金融运行平稳,群众收入稳步提高。各县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围绕“确保前列”的工作目标,认真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要按照序时进度,一着不让地抓好当前工作,确保二季度顺利实现“双过半”。高雪坤强调,各县区要认真学习沭阳经验,认清差距和不足,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加快淮安科学跨越发展中勇挑重担。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在提高工作成效上下功夫,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上下功夫,在生产要素集聚上下功夫,尤其要突出大项目建设,在项目引进、打造产业链上做文章。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在城市化带动上做文章;打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在服务企业上做文章。

    会上,市政协主席王维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学恕分别就学习沭阳经验,加快淮安县域经济发展先后发言。市委常委、涟水县委书记李卫平,市委常委、秘书长、清河区委书记肖本明及各县(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淮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