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人物

刘贵臣:老子故里慈善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25

    情怀:大雪天带30套棉衣寻找流浪人

    如果你在电脑上百度一下“2009第一场雪鹿邑送温暖献爱心”字样,你会看到图文并茂的专题报道,你会为刘贵臣的善举所感动。

    2009年11月11日,老子故里鹿邑县突然迎来了连续降雪的天气。12日上午8时30分许,刘贵臣驱车在县城的街道上前往某单位办事时,他突然看到一个令他刺眼而心酸的镜头:一个衣衫褴褛、满脸污垢、左肩背一编织袋、右手抱胸的人,踏着厚厚的积雪,在风雪交加的街道左侧慢慢低头而行。“这不是当年的我吗?”此时,他触景生情,内心悲凉地想到了十多年前自己在珠海街头流浪和广州打工的日子。当他刹车停下时,眼中的泪水已不由自主地流满了脸颊,内心充满怜悯和同情的刘贵臣,当即有了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想法:“从今天起,我一定让他们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季。”

    大雪依然在下,天气滴水成冰,路上行人稀少。上午9时许,刘贵臣带着3000多元钱,购买了面包、方便面等食物和34套棉大衣、棉裤、棉靴,并电话邀请来了周口市人大代表、西关办事处党支部书记王西杰,县人大代表、戚家园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刘广杰和河南贵臣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三名员工。从上午10时开始,刘贵臣等三人顶着呼啸的北风,冒着刺骨的严寒,徒步行走在大雪纷飞的大街上,三名员工开车带着食物和衣物紧跟其后,他们来回往复多次找遍了数十个大街小巷的商场、机关单位门口、烧饼炉旁、宾馆旅社楼梯和城乡结合处的秸秆草垛,直到当晚12时,他们共为21名常年沿街流浪、无家可归的乞讨人员亲自穿上了御寒棉衣,送去了充饥食物,为他们送上一份温暖和关爱。

    “现在我还能记得当时的情景,天气虽说十分寒冷,可是每为一位寻找到的流浪街头者穿上棉衣棉靴和送去食物时,我的脸上是汗水,眼中是泪水,满身是热腾腾的汽水(即热气)。事后有人问我管那闲事干啥?我回答说,人生就是三万天,人活在世上,如果是只想着自己,那是平淡无味的私心,帮助别人是快乐无穷的爱心,我是县级人大代表,为基层群众代言和关心群众疾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不能眼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因为没有当时暂时的社会关爱被冻死、饿死在雪天雨地里。”

    孝义:夏日送清凉慰问城市园丁

    7月22日上午11时,毒辣的阳光炙烤的中原大地,天气炎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然而就在这天,老子故里鹿邑县的400多名城市环卫工人,欣喜地收到了河南贵臣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捐献的价值近10万元的大米、食用油、文化衫等礼物。

    “每位环卫工人都是城市美容师,他们大多是60岁以上的父辈老年人,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默默奉献着,在经济待遇方面不是很高,政治待遇方面可以说也是不多。我们公司通过积极开展这次献爱心、送清凉、慰问城市园丁等系列活动,目的是在老子故里鹿邑县这个道德文明的发源地,给整天辛苦的环卫工人们一点孝义,倡导全社会都来理解、关爱和尊重环卫工人们,努力共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刘贵臣表示:“今后我们每年都会把夏日慰问城市园丁活动坚持做下去。”

    圆梦:倾心资助贫困学子

    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刘贵臣在青少年时期只读了7年书便辍学了,18岁以后就就外出打工流浪了。“我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事实证明,生在当今这个人才济济和各行各业充满竞争的社会,没有文化是绝对不行的。多少年来,我非常梦想上大学,就连做梦也经常是坐在大学校园里读书学习,我现在很羡慕考上大学的时代娇子,也很同情农村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能为他们献点爱心,目的是让他们帮我去弥补遗憾,去圆上大学深造的梦想。”

    8月19日上午,刘贵臣与县人大常委会和侨联的领导一起冒着酷暑高温,先后来到生铁冢乡和马铺镇农村,为新考入清华大学的吕彦北和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完纪彬两名贫困学子捐赠了价值万余元的助学金、营养品及入学生活用品,并承诺以后每月为完纪彬同学提供500元生活费,确保他圆满完成学业,将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鹿邑县侨联干部张彩英向笔者介绍,这几年来,刘贵臣董事长坚持创业不忘奉献、倾心回馈社会、倡导支教助学新风的事迹被全县人民广为传颂,河南贵臣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也是继河南辅仁药业集团之后,第二个加入由美籍华人博士秦维聪先生创立的“李耳纪念奖学金”资助团队的企业,并表示以后每年都捐助资金奖励优秀学子和教师。在他的影响下,近阶段以来全县社会各界已捐款捐物60多万元,给100多名受资助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创造了顺利走进大学校门和继续深造的前提条件。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人民网-河南频道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