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经济

贵州榕江县:“借路”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25

    中国经济网贵阳4月25日讯(记者王新伟) “榕江的高速公路通车了!”“到贵阳才两个小时。”前不久,厦蓉高速公路榕江至贵阳段正式开通,榕江县城大街小巷到处听到人们奔走相告的欢呼声。

    听到更多的还是人们盘算着如何“借路”发财的话题。

    行走在车江万亩大坝上,榕江丰源绿色农产品开发公司蔬菜基地里,工人们有的正忙着除草,有的在忙着摘菜。

    “基地到高速公路进出口才几公里,路通了,我们不再为塌方堵路担心了。”来自广州的公司老总李城龙说,他当初来榕江投资,不仅仅看好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更看好厦蓉高速公路建成后优越的交通条件,所以在厦蓉高速公路建设前就先入为主,抢占先机,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优质蔬菜示范基地3000亩,每天至少有5吨价值6万元左右的新鲜蔬菜运到香港和珠三角地区。

    “高速公路通了,我们不但要在榕江带动农户发展10万亩蔬菜产业,还要以榕江为核心,幅射到黔东南州其他县。”李城龙对在榕江发展蔬菜产业信心十足:“不要三四年,这里一定会成为珠三角的‘菜篮子’。”

    在榕江县平江乡,一垄垄铺好地膜的辣椒地沿平永河两岸铺展几十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栽辣椒、挑农肥的忙碌身影。“就是盘算着高速公路今年修通,我和村主任与贵阳、凯里、六盘水、重庆等地蔬菜批发市场老板合伙,在这里办起了1000亩辣椒种植基地,辣椒收后,我们还要组织大伙种植莴笋、番茄等蔬菜,哪能让高速公路白从门前过呢。”平江乡加会村农民合作社社长朱守权说。

    地处古州镇八吉村的威榕木业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榕江还有丰富的松木资源没有很好被利用,我们早有想法增加一条松木制品生产线,就是因为交通条件不大好而没有实现,现在好了,高速公路通了,这个想法不久会变成现实的。”公司总经理熊坤先告诉笔者。

    走进该县新规划工业园区,天润木业公司等企业建设如火如荼。县长肖克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县共常任理事洽谈了招商项目46个,已落地14个,引资23亿元。

    “厦蓉高速公路通了,贵广高速铁路这两年也要建成,我们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规划都是围绕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来进行的。”肖克在全县城镇建设规划模型前说。

    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使榕江的区位由贵州的边缘地带一举变成贵州东出口的前沿,为榕江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县委书记白跃军看来,以路为“媒”,主动与珠三角对接,榕江的资源优势就能转化成经济优势。白跃军说,要借“道”打造优势产业,做强以大交通、大物流为特征的“通道经济”。县里作出了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调整,围绕“加速发展、扩充总量、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主基调,狠抓“一台四化三园并举”工作重点,推进榕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即建好基础设施这个平台,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旅游市场化以及加快工业园、物流园、文化园建设。

    “高速公路通了,榕江开始迈入快车道。再过5年,县城人口达12万人,城镇化率逾40%以上,达到辙县建市目标;人均GDP达3000美元;财政收入翻两番。”白跃军对榕江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成竹在胸。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