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中国园区

辽宁绥中滨海经济区晋升省级高新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27

    日前,(辽宁)省政府就绥中县政府《关于辽宁(万家)数字技术产业基地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做出批复,同意绥中县建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开发区范围为绥中滨海经济区全境,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西起辽冀交界处,东至高岭镇疏港路,北靠京沈铁路,南临渤海。其中起步区为滨海经济区的重要部分辽宁(万家)数字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4.87平方公里。这意味着,绥中滨海经济区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区迎来了又一新的发展机遇。

    定位建设“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的绥中滨海经济区,在规划之初,就严格走发展高新产业之路,把10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划分为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教育、商贸及行政办公,先进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等4个功能区域。

    在建设中,绥中县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发展的近15平方公里的万家数字产业基地紧紧瞄准北京中关村招商引资,先后两次在中关村召开了大规模的投资说明会,吸引200多家企业参加,目前,滨海经济区有1 /3的企业来自中关村。滨海经济区建设得到了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省科技厅建议省政府组建了由分管省长任组长的万家数字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 “创新体系建设处”,专门负责万家数字基地的建设指导;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作指导,完成绥中滨海经济区的总体规划;加大科技资金扶持力度,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两年来为经济区企业投入的科技扶持资金总额达8920万元。科技厅长到基地调研指导已达30多次,有时一个月就到绥中两次,对万家数字产业基地的招商引资、规划编制、产业布局、项目论证、项目研发、宣传推介等工作给予全力支持。同时,该区对进驻项目的科技含量严格把关,技术含量不高的坚决禁止进入,积极帮助入驻的高新技术类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工作,2010年万家数字技术产业基地向省科技厅申报的29个科技项目,全部被科技厅纳入项目扶持计划,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全部项目申报成功的特色产业聚集地。他们还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在5.5万平方米的创业大厦里,该区正筹建科技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他们还实施人才吸引政策,对入驻企业的高、精、尖人才,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前三年全额补贴个人,用于在本区域内购置不动产、交通工具等费用。

    绥中滨海经济区高新产业特色日益彰显,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主要板块。截至目前,绥中滨海经济区共引进各类企业230家,协议投资额406亿元。其中电子信息项目74个,新能源、新材料项目97个,生物医药项目36个,其他项目23个。105家企业正积极建设,50多家企业建成投产或具备投产条件。在3月9日于北京召开的由省政府主办,绥中县委、县政府和《IT时代周刊》共同承办的辽宁绥中滨海经济区投资环境说明会,吸引了16家世界500强企业、32家中国行业100强企业、3家中央直属企业、45家上市公司等152家企业出席。香港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青牛(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崇新八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IT时代周刊》和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当场与绥中滨海经济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资额232亿元。

    绥中县委书记田树槐说,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绥中滨海经济区将按照省政府批复中 “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规模适度”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速建设IT数字技术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计划用10到20年时间将这里建设成一座人口规模达50万、财政收入超100亿元、GDP超1000亿元的以IT产业为支撑的生态宜居新城。

    (记者翟新群 费灵雨)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