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芷江县“飞地经济”盘活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4-28
|
湖南新闻网长沙4月28日电(唐伟 田鸿)28日,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艾头坪乡杨家村的村民喜滋滋地将一箱箱皮蛋搬运上了香港客商邱老板的货车。
该乡党委书记邱琳说:“要不是芷江镇的领导极力推荐,我们也招不来这样的‘财神’。”原来,邱老板是芷江镇长时间跟踪洽谈的“客商”,但该镇本着要把客商留下的想法,把他介绍到了艾头坪乡,该镇仅拿县里的财税奖励和提成。这是芷江“飞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事例。
过去,该县各乡镇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两个怪现象:有的乡镇积攒有不少没能生成的意向合同,却往往不愿意介绍给其他乡镇,导致项目留出了县外;有的乡镇有发展条件却没有资源,而有的乡镇有资源却没有发展条件,却互不合作,导致好项目无法上。
今年,该县提出“飞地经济”发展新概念,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一方面让不同的利益主体把项目引进到县内,颁布多项奖励政策,详细规定政府、引办企业的乡镇、工业园区所在乡镇这三方在投资额度、财税收入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按贡献大小进行利益分成,实现良性竞争、携手双赢;另一方面推行“异地办实体”、“借鸡生蛋”,在别人的土地上发展,甲地的GDP统计、税源不因跨地建厂而流失,乙地虽不会因飞来的企业带来GDP,却能带动就业、技术进步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实现由行政区域组织生产向经济地域组织发展的转变。
该县芷江镇和公坪镇根据各自资源、产业和政策优势,联手组建工业园区航母,对落户两地的工业项目实行政策一致,开通“绿色通道”,今年共引进、扩建项目10余个,资金达5亿多元。碧涌镇针对地理位置欠优势、交通不方便等因素,将本镇企业露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搬进了岩桥乡小河口工业园区,同园区抱团发展,企业得以不断壮大,成为了县农业龙头企业。新店坪镇为节约土地资源,将本镇渲丰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建到了新晃、贵州等地。
“飞地经济”盘活芷江县域发展。今年一季度,该县实现GDP11.87亿元,财政总收入952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2%、25%。
(作者:唐伟 田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