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县立足“三区”促党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04
|
近几年,江西省鄱阳县奏响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的交响曲,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目标,立足湖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工业、景区生态旅游业实际,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开展生态产业党建,使以生态产业为重点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项目迅速主动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呵护鄱湖清水。
夯实湖区生态农业党建之基
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就是党的建设的主战场。鄱阳县是个农业大县,该县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于湖区生态农业建设之中。
创新各种形式提高生态农业领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县对林业开发、科学养殖、粮食生产、市场流通示范基地的农村党员,通过设立“创业先锋岗”、“就业示范岗”、“帮扶服务岗”,实行结对帮带培训;组成县直机关“党员义工服务队”,下基层、进农村、入基地,义务培训基层党员。今年以来,全县共建成21个生态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创建256个优秀党员就业示范岗。2150多个返乡农民工通过培训,在水产养殖、林业种植等基地顺利就业。
农业产业化基地党组织还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入会”活动,采取个人申报、单位推选、组织安排等方式,使返乡党员领办创业基地,参与项目开发;党组织定期召开“党员议事会”,组织党员对基地发展、市场营销等进行讨论,让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有平台。抓党建促发展,目前该县相继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和“全国淡水鱼之乡”。
凝聚园区生态工业发展之力
园区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发动机。该县以流动党员为突破口,强化园区党建,以党的凝聚力增添园区发展动力,促进生态园区建设。
去年以来,组织部门主动出击深入园区35家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找到包括高新海在内的流入党员54名,及时办理了有关组织管理手续,提高了小高等人的归属感。在今年园区开展的“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党员活动中,小高为他所在的凯迪电力公司提供了《提高绿色能源循环利用效益的建议》,被企业采用,为企业增效几十万元。
在基层党组织设置上,该县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充分考虑园区企业的发展特征、经济结构、组织特点、党员分布及流向等因素,适时优化党组织设置,大力实施“党小组扎根”工程,即在工程项目、企业车间、建设工地等建立党小组,使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最前沿发挥作用。良好的环境吸引着外商纷至沓来,目前,佳辉光电、饶州酒业、太粮米业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生态低碳型企业相继落户投产。同时,关停1家较高污染企业,拒绝8家高排放、高耗能企业落户。
该县想方设法为园区基层支部注入生机活力,先后组织7个支部开展了“党员敬业当模范,员工敬业当先锋”活动,并对各支部进行了“党支部流动红旗”赛。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各基层支部搞好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增添景区生态旅游党建之翼
鄱阳县有大小景区13个,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夯实旅游产业基础,该县突出按生态产业功能和联动特性设置党组织。如在鄱阳湖湿地公园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党总支部;在污水处理厂和生态渔村“渔家乐”等景区服务业组建党支部,引导企业、业主和群众实施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四大工程”,在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鄱阳湖的“一湖清水”。目前,该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响亮的国家级名片。
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岗位一盏灯。该县规定,每1名党员联系10家渔船和10家农户,禁渔期宣传有关政策,监督渔民不准下湖;捕捞期党员成为所联渔民的中心户,收取渔民诉求、组织渔民议事,为渔民提供技能和市场服务。
此外,景区村党组织按照合理设岗、自我认岗、民主荐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的程序,在湿地对党员分别设立候鸟保护岗、草洲保护岗、水源保护岗、林地保护岗等责任岗。在候鸟保护岗,党员搭棚驻守,风雨不退;在草洲保护岗,党员戴章立牌,全程巡逻;在水源保护岗,党员村内说教,河边看守;在林地保护岗,党员亦种亦护,防火防盗。目前,全县认领湿地保护各类岗位的党员达730多名。
(王俊 记者 蒋春 孔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