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县域经济以“双增”促“升位”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04
|
从经济短板到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从缺乏特点到主导产业明晰的集群发展,从在辽宁省排名垫底到位次大步前移,锦州3年时间圆满完成县域经济第一轮“双增升位”任务,第二轮县域经济“双增升位”行动扎实起步,到2013年,4县(市)至少各拥有一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黑山、北镇、义县在全省排名力争进入前30位,凌海则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
“双增”即实现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升位”就是提升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的位次。县域经济薄弱曾长期困扰锦州发展,2008年起,锦州启动并实施首轮县域经济“双增升位”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3年来,锦州敢于查缺补短、直面矛盾、解决难题,密集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措施和文件,市政府还累计拿出4778万元兑现褒奖县(市)领导班子,以非常之举力促县域经济发展。正是缘于明确的思路、激励的政策、体系的保证,7名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先后被确定为副县职级,4县(市)更是比着干、你追我赶,合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从积蓄力量向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转变。以县域产业集群和重大工业项目等为支点和抓手,工业炉、电动车、电力电器、塑料化工等主导产业日益呈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强劲态势。
到2010年,黑山、北镇、凌海、义县4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5.3亿元,占全市52.7%,是2007年的1.84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9亿元,占全市46%,是2007年的3.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56元,与2007年相比,增加2708元,年均增长15.4%。4县(市)的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累计新上固投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2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累计向县域重点园区投入建设资金30.2亿元。343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00亿元,农业“一县一业”得以稳步推进。
面临新一轮“双增升位”的更高目标,锦州市委要求全市紧抓有利时机,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始终坚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好中求快、协调发展、惠及民生4个“不动摇”。以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扩大有效投入作为抓手,以“大上项目”和“上大项目”作为突破口,形成集群式发展,在提质中求速,在竞争中争位,推动县域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记者袁世杰宁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