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县“争抢”南资北移 签下9项目总额84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05
|
■秘诀:依靠粤企以商招商
威县大批量承接珠三角制造业的“秘诀”是什么?威县招商局一名不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介绍说,威县在珠三角地区的招商推介一直都在做,而这批九个项目的引进,更多的是依靠“以商招商”,即依托先前进入威县的广东企业引入更多的转移项目。
记者了解到,去年8月份,汕头市一个13人的企业家代表团到访威县,通过对该地区投资环境的了解,最终签署4个投资超亿元的服装、纺织项目,投资方分别是汕头市潮南区迅达针织制衣厂、汕头市新华织造有限公司、揭阳市恒大纺织有限公司、汕头市昌源纺织有限公司。
上述官员介绍,汕头企业家回去之后,对威县的投资环境、政策进行了广泛介绍,从而帮助争取到了更多珠三角投资项目。而在和珠三角电子信息企业的接触中,威县方面也谋划出一个专门的“深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式招商,这一基地未来还将承接更多深港转移项目。
上述官员分析称,过去河北承接珠三角制造业不多,源于南北条件都不具备。如今,珠三角地区劳动力、生活成本逐渐升高,产业转移积极性增强。而在河北,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区位优势,以及招商工作质量及竞争力的增强,南资进入河北,可以说打开了一个“缺口”。
■粤企:选定威县原因有二
深圳艾德实业有限公司也是此次签约的投资企业之一。根据协议,该公司不仅将建设LED芯片设计、生产、LED灯封装、组装工厂,此外还将在威县设立一个国家级的LED新能源研究院。
记者联系到艾德公司董事长张总。对于为何选择到威县投资,他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方面,威县以及河北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他表示,在威县周边400公里的区域内,几乎覆盖了6亿的人口,这一地区具备很大的LED市场潜力,另外威县距离京津大市场近,而在北京周边上百公里地区,未来上马大型制造业项目的可行性很小,因此威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张总表示,另外一方面,目前湖南、湖北、广西、重庆等地都在大规模承接从沿海内迁的产业,从劳动力成本上看,河北以及威县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签约企业瞄准威县,也是认可威县招商团队和官员的务实工作。
这位企业高管表示,近些年许多省市在深圳举办招商会、交流会、介绍会,但大部分都是“晃一圈,揽些项目就走人”,而相较而言,威县的招商团队能够一对一上门拜访企业,交流产业迁移计划,并将企业当地投资可能遇到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这让深圳企业“很受感动”。
此前相关报告显示,在珠三角制造业北迁的目的地中,河北所占比例极少,几乎被珠三角资本所遗忘。艾德董事长张总预测,未来三到五年之内,珠三角的制造业基本上将迁入内地,深圳等城市则将变成设计、研发、物流等基地。过去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因为地理因素优先承接到了珠三角外迁产业,而河北各地方也应该积极加入这场产业转移资源的争夺中,否则如果贻误这五年的宝贵机会,以后只能从事农业、原材料等低附加值产业。
对于河北“争夺”南资北移,张总认为应该“胆子再大一点、步伐再快一点、工作再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