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引领企业“抱团”联盟 壮大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10
|
“发展县域经济,要走集团化、集约化、产业化,抱团发展的路子,从我们质监职能来看,研制并推广联盟标准,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5月5日,临沂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史亮峰说。
史亮峰向记者举例说,10个人,每人拥有100万,根据以往的模式,10个人可注册成立10个公司,在量上占优。而从发展情况来看,10个人资源相同、长处不同,有的擅长管理、有的擅长营销、有的擅长技术,则10个企业发展的路子自然不同,如果将10个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优势集中在一起,以质取胜,简单的“加法”产生“乘法效应”,抱团发展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趋势,而联盟标准就是实现企业“抱团”发展的依托和平台。
就临沂实际情况而言,临沂产业集群达60多个,起步晚、规模小、档次低、相对分散且发展缓慢,进一步整合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迫在眉睫。联盟标准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最大的受益者仍是企业自身。“平邑《纱线针织劳保手套》联盟标准实施后,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了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提高26%,使得平邑仲村手套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拥有了市场‘话语权’,而联盟成员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也提高了20%。”临沂市质监局标准化科孙瑜科长介绍说。
目前,临沂市已成立临沭肥料、平邑罐头、蒙阴蜜桃等标准联盟18个,制定联盟标准26项,是山东省成立标准联盟和发布联盟标准最多的市。
“下周,我们就要召集全市的板材生产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商讨制定临沂板材企业联盟标准。”孙瑜告诉记者,人造板生产作为临沂最大的产业集群,亟需进一步提档升级。目前,罗庄区的植保机械、郯城的卫生用品、费县的金属镁等产业的联盟标准正在紧张调研中,预计今年就能出台。
史亮峰表示,力争到2012年,临沂市制定联盟标准60项以上,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全部建立标准联盟;实施联盟标准的企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98%以上,产业集群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10%以上,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临沂产业集群提档升级,打造区域品牌。(作者:孙贵坤 刘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