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专家访谈

宋亚平:县域片面发展症结解析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10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进行政府职能的定位问题。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征,虽然决定了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但是目前所普遍存在的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不仅损害了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而且成为了腐败的温床。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社会中,政府的基本职能,首先应该是作为社会公平的执行者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提供者。因此,如何进行以社会价值的再分配和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换,是今后县级政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最后一个就是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积极地引导公民社会的建设问题。因为政治社会发展领域以人为本原则的实现,不仅是一个稳步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公民的有效参政议政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如何培育公民精神和建立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问题。这包括如何建立各种民间组织来实现基层的自治,如何引导社会形成良善的价值基准和公民意识。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在这方面的积极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和责无旁贷的。因此,结合本地域的社会建设实际,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徐祥临: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县域地区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发展滞后,主要是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现在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得中西部县委县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也就是说,他们管的事情又多又杂,任务很重,可是财力较小,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题还是如何发展的问题。然而,他们要加快发展,其中的责任并不全在当地县委县政府,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首先应解决当地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问题,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让他们有钱办事。县域如果要实现科学发展,没有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不不行的。

    8,期待完善的评价体系

    韩冬雪:建立一套完善的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将对我国县域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县域层面深刻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首先要在确立基本的体系框架基础上,分别建立和完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子系统的板块分割。应该说,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社会政治上看,县域发展以及县政改革的深入展开都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力。

     孙久文:建立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这样不但能解决好思想认识、发展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同样也使县域发展有了遵循的原则,有了具体的标准及目标 我个人认为,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不但要包括经济,至少还要包括当地的环境状况、产业发展状况和人均收入。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建构是对全国县域经济的大展示和大检阅。 简单来说,建立“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价值与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引起全社会对县域经济的重视。第二,为全国各县市提供一个动态的参照坐标,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第三,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徐祥临:评价县域是否科学发展不应该只看到经济上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收入增长仍然缓慢,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还是一个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我们应该根据当前我国县域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县一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就会呈现出新的局面。

    宋亚平:我觉得能建立一套合理的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标准也很有益处,让想干事的干部、能干事的干部都能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去谋求科学发展,改变原来单一的评价标准,真正让县域经济转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跑道上来,为各地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但与此同时,这个标准怎么定,必须遵循各地实际,中国县域之多,千差万别,不能搞成一个“花架子”。

    王天义:“好中求快”是县域科学发展的新标杆,应根据这一标杆建立起县域科学发展的考评指标体系。在这一考评指标中,不仅要包括经济发展,即经济发展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而且还要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即人们政治诉求的满足、公平正义的伸张、物质福利的增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包括更高的健康水准、更高的消费水平、更好的住房条件、更健康的文化生活、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等等。根据这一标杆建立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就使得县域科学发展有了遵循,有了具体的标准及目标,从而才能使县域科学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宋亚平)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人民论坛》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