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播报

河北故城:“六条”路给力现代农业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13

搞培训 重科技 深加工 状龙头 创品牌 建载体

“六条”路给力故城现代农业

    

    中国网中国县域经济频道5月13日河北电(记者王振涛) 今年以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委、政府按照“稳粮、优棉、增菜、营林、扩畜”的十字方针,实施“规模+特色”的发展路子,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一季度一产完成增加值5亿多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

    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走好对农民进行培训之路。该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走出去参观等形式,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的思想和意识。今年共组织大规模外出参观学习3次。3月12日县委、政府组织全县农口以上正股级以上干部、种养大户、农民企业家200多人到山东乐陵、庆云、广饶、邹平、聊城等市县参观现代种养技术及农业项目建设。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培训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农业科技、劳动技能的培训,今年以来共办班4期,受训农民5000多人次。还充分发挥县乡农技队伍的作用,把先进的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地送到农民手中,以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今年共组织农技专业人员120多人开展农业科技下乡10多次。

    注重科技,严格标准,走好农业科技创新之路。今年以来在全县培养了200多名懂技术、能吃苦、热衷于服务农业的技术骨干和技术权威深入农村第一线指导农业生产,帮助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强与河北农大、河北农科所、山东农大等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联系,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时、示范、推广、应用。截止目前,共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10多项。在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同时,还把无公害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来抓,从施肥、用药、技术上,严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甘珠”牌红小豆、“运河”牌蔬菜等6项农产品已获国家、省无公害认证标识。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走好农产品深加工之路。该县充分利用全县招商的大气候,鼓励各涉农部门引进或兴建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目前,该县有大型面粉厂、龙凤贡面厂、红小豆加工厂、淀粉厂120多家。还把棉纺织行业作为全县六大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全县已发展棉花、纺织加工摊点100多家;蔬菜发展储藏、保鲜、精致加工;畜产品在屠宰的基础上,发展熏肉、熏鸡、火腿等深加工项目。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农民分享各个环节带来的利益。

    培育龙头,强大主体,走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该县在发展龙头企业上,一是“内推”。对现有的龙头企业从各个方面进行扶持和保护,主要是协调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把企业推大、扶强,带动农户,拉动发展。三豆专业合作社、银田种业有限公司、海源种猪场三个省级龙头企业都是“内推”发展状大起来的。二是“外引”。就是善借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个性化、零距离”的服务和生产成本最低、交易成本最低的政策洼地,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目前,正在建设的投资1.2亿元的贝克林畜一体化项目,项目全部完成后,可向社会提供商品代健雏5000万羽、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三是“嫁接”。对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小企业,借力发展,通过“嫁接”的形式,挂靠到大企业、大集团,组建产业的“航母”,走节约生产、规模经营、集中管理的路子,让龙头企业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架起一座实实在在的致富桥梁。目前,该县已被嫁接的龙头企业达10余家。

    强化品牌,提升质量,走好品牌化发展之路。该县确立了“以名牌占市场,以名牌促发展,以名牌求效益”的战略思想。对已形成的“晶雪”牌棉花、“甘珠”牌红小豆等品牌,不断提升品位,扩大知名度;对在全市有名的印雪熏肉、故城贡面、洛渣、面筋等特色名吃正在注册商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名牌农产品走出故城,销往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该县生产的“甘珠”牌红小豆、红小豆粉、红小豆挂面走俏京、津市场。

    建好流通组织,状大载体,走好农业市场化之路。该县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流通机构,按照“组织规模化、经营实体化、运作法人化、服务社会化”的标准,不断完善流通功能。目前已建立起养猪、养牛、养鸡、蔬菜、土元等种养协会100多个,在全县形成了“家庭农户搞生产,合作组织促销售”的流通格局。

    (供稿:故城县县委宣传部 王希录 王树浩 翟珊)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中国网中国县域经济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