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河南风电工程未批先建 楚长城遗址多处遭腰斩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31

腰斩“土龙”。 漫画勾犇

  近日,有中国“长城之父”之称的春秋时期楚长城遗址,因河南叶县一风电项目,遭毁2公里。目前,风电项目停工多时,叶县文物部门对工程方处以40万元罚款。叶县文物局已请示县政府,提出成立楚长城保护管理所,并为其竖立保护标志和保护界桩。

  >>名词解释

  “长城之父”楚长城

  2010年3月,河南省文物局发布新闻称,已用考古学的方法,找到了被称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楚长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4个地级市的25个县(区),目前确定的楚长城墙体30.51公里,被历代破坏而消失的楚长城墙体约25.37公里、山险81.34公里,共计137.22公里。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长城河南段名列其中,但并未详细公布哪一区域。不过,楚长城叶县段是考古人员重点调查过的区域,已基本掌握该县内的楚长城分布线路,保存较为完好,并发掘确定了叶县保安镇前古城城址。

  >>事件

  楚长城多处遭腰斩

  河南省叶县西南部保安镇的马头山上,有一条当地人口中的“土龙”,这便是我国现存最早、距今约2600年的春秋时楚长城的遗址,去年年初,叶县马头山风电场工程选址此处,两者相遇的结果是,楚长城遗址被毁十多处,长度累计达2.159公里,而目前能确定的楚长城墙体为30.51公里。

  5月26日,在叶县文物局局长李书进的带领下,记者实地探访了遭破坏的楚长城遗址。楚长城遗址并不明显,经指点,可以看出,因施工需要而修建的S形盘山土路,在楚长城遗址上来回穿梭,将遗址多处拦腰切断。

  据曾在2007年被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优秀长城保护员”的叶县文物保护志愿者董中峰介绍,经初步统计,楚长城有十六七处被破坏,最长处有近300米长,短的有五六米长,多分布在楚长城闯王寨两侧。

  风电工程未批先建

  据李书进介绍,4月19日,他们在巡查时发现遗址遭到破坏,随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叫停该项目,河南省文物局派专家现场查看后,认定“破坏比较严重”,长度累计达2.159公里。

  李书进说,2010年初,在马头山风电场项目选址时,他们就曾出具选址意见函,明确告知该地区有楚长城遗址,要求项目单位施工前向文物部门报批工程设计方案,由文物部门确认不会对遗址造成破坏后,才能开始施工。

  2010年10月底,该工程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李书进说,他们于今年2月份巡查时,施工尚未开始,等到4月份再次巡查时,遗址已经被破坏。叶县文物局称该项目是“未批先建”。项目部现场负责人黄敏敏说,项目确实未按规定向文物部门报批工程设计方案,目前,正在报批相关手续。




责任编辑: 许兰英来源: 新京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