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扶持并鼓励民间资本办小水电站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7-14
|
【中国网中国县域经济频道】综合频道: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表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本月8日至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最高规格水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并动员全社会掀起大兴水利的热潮。
今年以来,江西省遭遇明显的旱涝急转,如何兴水利、除水患也成为全省的重大议题。记者昨日从省水利厅获悉,省委、省政府已于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总体目标→建“五大水利保障体系”
《意见》提出,我省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基本建成“五大水利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一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鄱阳湖区及“五河”中下游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河段堤防达到规划标准,鄱阳湖区等重点地区和南昌等大中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抗旱水源工程数量和水量调蓄能力明显提高。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总供水能力35亿立方米,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30%。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系。到2015年,全省水(环境)一级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5%以上,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以上。四是民生水利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五是水利管理和科学发展制度体系。
灾后水利→水毁工程明年底恢复
去年6月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洪灾,局地灾情超过1998年;今年6月,我省多地再遭洪灾……每次洪灾过后,都会造成水利工程受损甚至毁坏,让这些“受伤”的水利工程“恢复正身”,关系到防洪安全,意义重大。《意见》提到,我省要加快灾后水利水毁工程恢复,确保2012年底恢复到灾前水平。
水能资源→扶持民间资本办小水电站
我省将高效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水电。《意见》提出,我省将鼓励、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小水电站,实现农村水电全额上网。改革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实行市场定价,实现同网同质同价。按照城乡统筹和一体化供水要求,全省将加快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免收工程电力设备增容费。
水利投入→可捐建小型水利并冠名
在水利投入方面,从今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及部分项目的前期工作。《意见》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必须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南昌、九江等有重点防洪任务和萍乡等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的建设维护税,划出不少于15%的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
我省将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放开经营权和收益权,鼓励农民投资自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企业和社会人士可捐建并赋予冠名权。
体制保障→破坏水生态环境征补偿费
我省将探索健全水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破坏水土保持、水功能区等水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以及建设项目占用湿地、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补偿费,用于水生态环境补偿。对征占用湿地、利用湿地资源、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的单位或个人征收补偿费,对因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而造成经济损失或生产生活成本增加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补偿。
关于水价→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
我省将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推行农业灌溉用水实施支渠口及以下计量收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降低农民水费支出。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金路遥 余川川 杨沙)
今年以来,江西省遭遇明显的旱涝急转,如何兴水利、除水患也成为全省的重大议题。记者昨日从省水利厅获悉,省委、省政府已于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总体目标→建“五大水利保障体系”
《意见》提出,我省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基本建成“五大水利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一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鄱阳湖区及“五河”中下游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河段堤防达到规划标准,鄱阳湖区等重点地区和南昌等大中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抗旱水源工程数量和水量调蓄能力明显提高。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总供水能力35亿立方米,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30%。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系。到2015年,全省水(环境)一级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5%以上,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以上。四是民生水利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五是水利管理和科学发展制度体系。
灾后水利→水毁工程明年底恢复
去年6月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洪灾,局地灾情超过1998年;今年6月,我省多地再遭洪灾……每次洪灾过后,都会造成水利工程受损甚至毁坏,让这些“受伤”的水利工程“恢复正身”,关系到防洪安全,意义重大。《意见》提到,我省要加快灾后水利水毁工程恢复,确保2012年底恢复到灾前水平。
水能资源→扶持民间资本办小水电站
我省将高效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水电。《意见》提出,我省将鼓励、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小水电站,实现农村水电全额上网。改革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实行市场定价,实现同网同质同价。按照城乡统筹和一体化供水要求,全省将加快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免收工程电力设备增容费。
水利投入→可捐建小型水利并冠名
在水利投入方面,从今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及部分项目的前期工作。《意见》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必须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南昌、九江等有重点防洪任务和萍乡等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的建设维护税,划出不少于15%的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
我省将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放开经营权和收益权,鼓励农民投资自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企业和社会人士可捐建并赋予冠名权。
体制保障→破坏水生态环境征补偿费
我省将探索健全水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破坏水土保持、水功能区等水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以及建设项目占用湿地、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补偿费,用于水生态环境补偿。对征占用湿地、利用湿地资源、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的单位或个人征收补偿费,对因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而造成经济损失或生产生活成本增加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补偿。
关于水价→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
我省将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推行农业灌溉用水实施支渠口及以下计量收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降低农民水费支出。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金路遥 余川川 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