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县域旅游 经济观察 县区风采 最美县区 一县一品

龙头企业融入县域经济:双赢之局是这样走活的

时间:2021-06-15来源 : 新华网作者 : 徐海林

楼房养猪综合体项目已部分投产

新华网郑州6月12日电在河南南阳,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与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县域全面深度融合,实现共进共赢,双双竖起了发展的新标杆。

这就是内乡县和诞生在内乡、已走向全国的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正在发生的故事。

“共进共赢的背后有境界,有格局,有责任,有担当,更富有时代创新的伟大力量。”初夏时节探访内乡,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和内乡县县长杨曙光的感触颇深。

内乡和牧原谋求多领域融合共进,双双实现高质量发展,顺应了新时代、新业态、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下经济发展的潮流,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龙头兴县域活融出新境界

牧原1992年创立于内乡,艰苦创业的岁月历历在目。但这家企业在2014年1月登陆资本市场后即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与2020年比,年出栏生猪由130万头增长到1800多万头,营业收入由20.44亿元增长到562.77亿元,实现净利润由3.03亿元增长到274.51亿元。2020年的净利润比企业创建前28年利润之和还多。

目前,牧原已走向全国24个省份,总资产超千亿元、市值超3000亿元,员工总数15万人,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一,而且发展后劲十足。

而内乡县,近年来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南阳市第一位。与牧原上市前的2013年相比,GDP从124.4亿元增至263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从5亿元增至12.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从29.2亿元增至68.6亿元,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从105.65亿元增至327.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从73.4亿元增至185.5亿元。今年前5个月,全县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存贷款等增收,继续保持好的水平。

内乡不但彻彻底底走出了经济洼地,而且成为区域经济的领跑者。

“5+”资产收益扶贫融出新模式

内乡县曾是国家秦巴片区特困县,有贫困户1.6万多户。该县实施脱贫攻坚的战略重点是产业扶贫和金融支撑。

内乡县委、县政府认为,县里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产业带动能力最强的无疑是牧原的生猪养殖产业。因此,把贫困户嵌入这一优势企业的优势产业,应成为内乡县脱贫攻坚的关键切入点。而牧原也在思考该怎样让贫困户和企业共享发展成果,支持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

双方经过深入交流,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出笼。“党委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五位一体,对全县所有贫困户实现生猪养殖扶贫全覆盖,确保贫困户连续10年、每户年增收不低于3200元,有劳力的贫困户还能在产业链上就业,获得可观的工资性收入。

在“5+”模式的带动下,内乡2019年5月顺利脱贫摘帽。

牧原发挥子公司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致力将“5+”模式复制推广到更多的县,直接带动14.22万个贫困户37.18万人增收脱贫,使合作社获得资产收益13.01亿元,贫困户直接增收7.82亿元。

“5+”模式已成为叫响全国的扶贫品牌,牧原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涵养乡村振兴基础,内乡县、牧原还按照“5+”模式的逻辑,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实施集体经济增收全覆盖。

“5+”模式在显著助力脱贫攻坚、拉动县域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牧原实现产能扩张,为国家稳产保供做出了突出贡献。

孵化农牧装备产业融出新优势

2016年春,在一次会议期间,内乡县主要领导与牧原董事长秦英林有了一次有关牧原转型升级的深入交流和探讨,碰撞出一条“借助牧原转型升级,建设内乡农牧装备产业孵化园和产业园,围绕压减运营成本,着力延链、补链、强链,以吸引遍布在全国各地的牧原供应链企业到内乡发展”的新路子。

很快,内乡县和牧原召开了供应商大会,抛出了内乡建设占地300亩的农牧装备制造孵化园和1500亩的农牧装备产业园的“绣球”,将内乡“龙头企业+园区平台+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的招商模式落到实处。

短短三年多时间,已有30多个项目入驻农牧装备孵化园和产业园。这些供应链企业在内乡享受到了其他地方少有的“订制化”的政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时也享受到了牧原的诸多优惠措施,很快得以发展壮大。目前已有恒辉农牧、寅兴农牧等4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

2020年,疫情中的内乡和牧原有求必应、勇于担当,严密组织复产复工,项目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全国各地的牧原供应商愈发感觉到内乡良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独特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实力,纷纷申请注册落户内乡。据统计,从2020年4月到7月,就有1837家牧原供应商企业注册落户。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家供应链企业落户内乡。

这些注册落户的企业,有装备制造型的、商贸型的,还有建筑型的,内乡将从中优选200家企业入驻产业园,对进一步壮大内乡工业总量、税收总量、金融总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些企业,都是内乡大地上的种子,内乡将用心呵护,确保每一颗种子,都能尽早发芽开花,结出丰硕果实。”杨曙光说。

为更好服务大批供应链企业,内乡和牧原建设“生猪产业链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从而形成稳健完整的生猪产业生态圈,进一步降低供应链企业成本,提升价值链,抵御市场风险,强化全县生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牧原供应链企业的影响下,如今,飞龙制造、仙鹤纸业、金冠电气等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企业,也纷纷洽谈落户内乡。

内乡供应链企业积聚发展的良好生态正在形成。内乡由此探索出招商引资的新路径,将带动内乡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

建设区域金融高地融出新动力

7年前,内乡县政府工作报告“大胆”提出了在内乡建设区域金融高地的战略构想。

牧原高层触摸到了县里金融撬动县域发展的脉动,立足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区域金融高地建设,发挥出强大的助推作用。

当时保荐牧原上市的是招商证券,牧原积极牵手招商证券与内乡形成“一对一”帮扶关系,在内乡成立招商证券营业部,在资本助力脱贫、资本市场辅导、加快证券化进程等方面与内乡深度融合,带动内乡金融机构数量和实力、上市挂牌企业总量和直接融资规模位居南阳市第一位。

目前,全县已有7家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控股的子公司,进入省市上市后备企业的有5家,总数居南阳市第一。

原内乡县信用社“不良资产包袱巨大、监管指标持续劣变、经营发展举步维艰”,曾是内乡金融高地创建遇到的难点。牧原根据国家政策许可主动参股,一次性拿出5.82亿元参股30%,成为第一大股东,为内乡农信社顺利改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10月,内乡农商银行挂牌运行。改制后的内乡农商银行创新供应链金融工具和普惠金融,在积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顶梁柱作用,各项贷款、存款余额均占县内市场一半的份额。其中,对牧原供应链企业跟踪服务,已累计发放供应链金融贷款数十亿元。

内乡农商银行作为内乡县域金融创新的先行者,已带动各家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搅动起内乡金融创新的涓涓活水。

内乡县与牧原联合,启动数字化供应链金融项目,带动“数字内乡”“云上内乡”加快实施,全面驱动县域发展的数字化进程;创设发起全省首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基金,内乡实体经济发展又多了一个强大引擎。

内乡县以牧原为核心,以股权基金和数字化双轮驱动,致力形成供应链生态,深入破解上下游企业融资难。牧原灵活应用多种金融工具,直接融资数百亿元支撑发展,融资规模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内乡县加快政府平台改革转型,拿出3亿元参与牧原定向增发,支持企业发展,分享企业发展红利;成立河南谷安粮贸,直接参与牧原供应链业务。

“猪业航母”驶向深蓝融出新空间

“塔吊林立、机声悠扬,车来车往,一派繁荣的景象。”位于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村的楼房养猪综合体项目,吸引着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这个项目是‘史诗级项目’。”李长江介绍说:“项目不仅实现了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更实现了生产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将带动内乡成为中国猪业的‘航空母舰’。”

占地2800亩,从选址到开工仅用了6天时间,从开工到部分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这个项目,既彰显了牧原速度,又凸显了内乡担当。

该项目将实现生猪单层养殖到多层养殖,使单位土地面积承载生猪养殖量增长4倍;建设21栋楼房式空气全过滤的“三防智能猪舍”,实现防病、防臭、防非洲猪瘟的有机统一;5G全覆盖,生产运营智能化,喂料、猪群监测、病死猪清理、粪污清理、保洁、控温、控湿等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在同一个园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规避了运输途中传染疾病的风险,出厂的直接是猪肉。同时,园区还配套了有机肥加工厂、无害化处理厂等,使生猪养殖实现生态化。

“牧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牧原的每一次创新实践都源于内乡”。

早在创业初期,牧原研发的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已从内乡走向全国;非洲猪瘟发生后,牧原研发的集防病、防臭、防非洲猪瘟的“三防猪舍”在内乡问世……牧原的生猪生产、疫病防治、猪舍设计、养殖环保等技术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企业强则内乡强”不仅是内乡人的口号,也是内乡人追求的理念。如今,内乡县域经济和牧原的融合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徐海林)

内乡食品城猪肉分割车间一角

内乡屠宰厂自动化流水线

内乡屠宰厂自动化流水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