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县域旅游 经济观察 县区风采 最美县区 一县一品

永登县柳树镇:“幸福农场”圆村民幸福梦

时间:2021-06-16来源 : 兰州日报作者 : 葛强 王立命

村民在美乐幸福农场蘑菇大棚里劳作

近年来,多个投资近千万元的休闲农场在庄浪河畔破土开建。凭借川区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上规模、有特色、有内涵的生态农业综合体在永登拔地而起。不仅为当地贫困户家庭提供了大量的务工机会,也为推进当地旅游、乡村文化建设、餐饮等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农户在家门口稳定致富增收。永登县柳树镇牌路村坐落在庄浪河畔312国道边,距离县城3.5公里,近年来通过东西部协作建成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的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通过为农户提供市场化服务,科技服务,食用菌新品种引进、开发、技术培训、指导,带动农户致富奔小康。

“幸福农场”变成村里“聚宝盆”

在永登县柳树镇牌路村美乐幸福农场,记者看到大棚里一排排的蘑菇长势喜人,万余个菌袋中种植的平菇一茬接一茬地出伞。

“我是牌路村人,在家乡父老的邀请下来这里创业,带动乡亲们致富。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滩。当时想招人,但人家都看不上我们的企业;现在环境变好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也能在家门口就业了。去年3月,我们决定扩大规模建农场,搞农业体验、观光休闲旅游。现在,这里成了我们村的‘聚宝盆’。我要借着这个‘聚宝盆’,帮乡亲们圆了幸福梦。”美乐幸福农场负责人徐金莲说。

50岁的柳树镇村民马长云4年多前是第一批加入幸福农场的员工,他对这份“幸福事业”最有发言权。“学技术种蘑菇有专门的技术员培训,上手很快,没想到老了还在家门口过上了城里上班族的好日子。”马长云在蘑菇生产大棚里一边拣选蘑菇一边说。

3年前和马长云一同首批加入幸福农场的还有同村15名困难户,在家门口务工3年多后,15名未脱贫村民全部脱贫,现在人均年收入稳稳超过了28000元。

“出门打工赚钱多少不说,首先是不稳定,今天有活干明天没活干,真的没有在家门口上班踏实。”马长云的妻子赵克霞说,现在,两口子在家门口工作的同时还能照看小孙子。赵克霞在村上建了一个大棚种蔬菜,每年就算种一茬也有将近1万元钱的保底收入。算下来两人一年的收入接近4万元,不知道比以前强了多少倍。

据了解,美乐幸福农场目前流转牌路村村民土地320亩,建设无公害农作物日光温室大棚20亩,钢架大棚20亩,种植蘑菇、香菇,蔬菜贩子排队来拉。这些知根知底的食材慢慢地占据了就近的餐饮业市场,成为永登虹鳟鱼火锅的上佳配菜。

农村产业发展最终要归于带动农村整体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这个原点上。乡村振兴的目的是富民,休闲旅游农业的初衷就是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记者了解到,徐金莲的幸福农场季节性用工人数超过150人,员工中大部分都来自牌路村和周边村的贫困户家庭,除了支付每年固定的土地流转租赁资金外,这一年多仅支付农民工工资就超过200万元,全村有一半建档立卡户家庭参与到这个大产业的发展中。

“一村一品”培育新型产业项目

记者了解到,为了把企业发展思路和乡村文化振兴结合在一起,同时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美乐幸福农场在节假日期间都会举行以地方民俗、传统民间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以节会经济的模式有力推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柳树镇党委书记负责人介绍,因人因户因地制宜,柳树镇在提高精准脱贫质量上下了“绣花”功夫。该镇发展产业稳定脱贫,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持续扩大红提葡萄、高原夏菜、马铃薯、双垄沟播玉米、鲑鳟鱼、肉羊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等新型产业项目,力争每个脱贫村均有1至2项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据介绍,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该镇对能力较弱的贫困户,推广“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带动模式,构建与合作社、贫困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增加建档立卡户收入;推进合作社规范提升,确保每个村有1家证照齐全、管理规范、运行正常的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镇现有规范化合作社23家,实现了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葛强  特约记者王立命文/图)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