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县域旅游 经济观察 县区风采 最美县区 一县一品

贺兰县以“绿”为饵“钓”出宁夏渔业第一县

时间:2023-03-27来源 : 宁夏日报作者 : 王瑞

3月20日,在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名特优新品种选育及循环水智能养殖温室18个巨型“鱼缸”里,淡水鱼苗吸着“鲜氧”欢快地游来游去。“基地已建成超2000平方米的智能‘鱼菜共生’温室,形成多种生物共生的微型生态平衡系统。”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鱼菜共生”技术可使渔业养殖成本降低60%,有机蔬菜种植成本降低75%。贺兰县作为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县、宁夏渔业第一县,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17.1%和36.5%。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绿色生态的农渔发展模式,“十三五”以来发展迅速。贺兰县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是这种模式的鲜活案例——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从昔日杂草丛生的盐碱滩,变成“巨幅”稻田画,完成了从传统种植到稻、鱼、蟹、鸭立体种养,再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转变,创造了耕地保护、生态改善、产业提质、农民增收等多重效益。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贺兰县黄河重点土著鱼类人工繁育技术全国领先,成功创制黄河鲶F5代新品系,有望成为国内首个鲶鱼新品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大鼻吻鮈的人工繁育在贺兰县实现突破,2022年繁育3000余尾;反季节鲈鱼苗种实现“北苗南销”历史性突破,年繁育水花苗种1亿尾,培育大规格苗种200万尾,苗种自繁自育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绿色’是贺兰县适水产业的‘主色’。”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厅近年来全力支持当地建设集生产、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基地,着力塑造农业发展新动能、县域发展新优势;推动提升科海渔业黄河经济鱼类种质资源场发展能力,打造宁夏黄河流域渔业文化的“金色名片”。贺兰县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尾水治理、种业振兴、三产融合,横向调优结构、纵向调长链条,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高质量发展,全县各类苗种年繁育能力达18亿尾,常规品种苗种繁育实现100%自给。

“截至目前,贺兰县推广盐碱地稻渔、鱼菜综合种养模式2万余亩,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3个。”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贺兰县积极推广稻渔-池塘立体复合生态养殖模式,打造寇家湖万亩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示范园区,探索“池塘+稻田”循环养殖水指标置换,加大水资源循环利用力度,推进节水30%以上。同时,因地制宜推广池塘底排污、“三池两坝”、人工潜流湿地等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标准化改造老旧养殖池塘1.5万亩,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记者 王瑞)

(责任编辑:李鑫)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