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县域旅游 经济观察 县区风采 最美县区 一县一品

县县有集群 一产一特色——河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扫描

时间:2023-05-16来源 : 经济参考报作者 : 陈忠华 刘桃熊 赵鹏昊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促进就业、财政增收、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撑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积淀深厚,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下,逐渐形成“县县有集群、一产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丝网织机隆隆作响,玻璃工厂热浪滚滚、裘皮商城人头攒动……近日,记者走访河北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它们各具特色且各有优势,在奔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百年丝网 千变万化

走进位于河北省安平县的河北捷通网业有限公司,一摞摞码放整齐的金属线材映入眼帘,数百台金属丝网编织机隆隆作响,工人们认真观察并记录着各个织机工作情况。

“经过20多年发展,公司现可生产上千种不同规格的编织网。”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建介绍,目前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订单早已排到下半年。

安平县一丝网生产企业车间内,丝网织机有序排列。记者 刘桃熊 摄

安平丝网产业发源于明朝,经过500多年不断演进,目前全县丝网产业产值已突破850亿元。产品涵盖6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不仅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还用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高精尖领域。

“这款产品可用于火箭发射时的气体处理。”在河北联达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展厅,公司副总经理张晔指着一款过滤器产品介绍,该产品使用特殊烧结工艺,让多层丝网联结在一起,过滤更精密、强度更大。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每年研发投入达500万元,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较大份额,还出口到欧洲、北美等地。”张晔说,今年一季度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20%,接下来公司还计划参加多场海内外展会,进一步挖掘商机。

来到安平县聚成国际物流园,园区内来往的货车络绎不绝。该园区是安平丝网畅达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保障。

“物流园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可了解掌握已注册车辆实时位置和园区发货量趋势。今年2月份以来,日均发货量超8000吨,并持续稳定上升。”安平县聚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万财说,园区入驻货运企业200多家,1200多条运输线从这里向外延伸,已经覆盖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及主要县域。

百年丝网,历久弥新。谈及丝网产业未来发展,安平县委书记曹向东表示,将在标准制定、科技研发、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引导企业向上游先进设备设计研发、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及服务延伸,力争早日实现产值破千亿。

工艺玻璃 有口皆“杯”

走进位于河北省河间市的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阵阵热浪扑面而来。一位位灯工手艺者坐在操作台前,一根根玻璃管在1300多摄氏度的喷灯火焰中经过吹、拉、旋转、弯曲、焊接等工序,变成一个个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水杯等玻璃制品。

河间市一家工艺玻璃制品生产企业车间内加工的产品。记者 牟宇 摄

河间工艺玻璃制造产业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为河间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7大类、上千个规格产品体系,有“中国工艺玻璃之都”的荣誉称号。如今全市生产企业250余家,个体加工摊点2000多家,从业人员5.4万人。

创办于1980年的明尚德公司一路伴随着河间市玻璃制造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从当初的小作坊成长为如今拥有多个品牌、上千品种的工艺玻璃制品知名企业,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更好展示河间工艺玻璃制品的历史,明尚德公司还投资建设了明尚德玻璃博物馆。漫步于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这款名为天圆地方的餐厨类玻璃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副总经理魏蒙蒙指着一款口为圆形、底为方形的茶色餐杯说,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审美的要求不断提高,餐厨类玻璃制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今年一季度公司该类产品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同比增长50%。

“设计感”是明尚德公司产品受到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河间市坚持以工业设计促产业转型的发展思路,建立起以政府为引导、制造企业为主体、设计中心为依托、融合发展平台为支撑的工艺玻璃设计创新体系,工艺玻璃产业设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河间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将以“规模化、高端化”为方向,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规模质量,力争将河间市打造成为集设计、生产、流通、展贸于一体的世界级玻璃加工基地、供应基地、创新基地和出口基地。

一袭裘衣 华丽转身

走进河北省肃宁县华斯国际裘皮城,一场裘皮时装秀正在上演。身材高挑的模特们身着不同颜色、各种款式的裘衣款款走来,并不时驻足摆出造型,将裘皮服饰的典雅与奢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华斯国际裘皮城是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高端裘皮交易场所,自去年11月以来,迎来客流高峰,北京、天津及周边各地的消费者纷纷前来选购。

“今年春节前后,裘皮市场迎来集中爆发,我们还通过网络直播拓展销售渠道,仅用20天左右时间消化了70%的库存。”华斯国际裘皮城商户河北博丹裘革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齐剑雷说。

“肃宁县尚村镇自古就有皮毛动物养殖、原皮鞣制染色、裘皮加工等传统。”肃宁县尚村镇党委书记刘健康说,作为支柱产业,肃宁县已形成毛皮动物养殖、市场集散、原皮购销、研发设计、服装加工、内外贸易完整产业链条。

据介绍,当前肃宁县拥有全国最大的原皮交易市场,年交易皮张1.8亿张,占全国交易量的70%。现有裘皮服装加工、购销企业1730家,从业人员5.5万人,年产各类服装服饰500余万件。

近年来,国际裘皮行业行情整体低迷,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发源于尚村镇的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全产业链条的优势发挥了“龙头”引领的作用。

“作为‘领跑者’,要保持各产业链条上的不断创新。”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贺素成说,公司为整个行业的前、中、后产业链条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原皮交易中心、裘皮特色小镇、裘皮电商孵化园等,带动整个裘皮行业向前发展。

舞动“龙头”带“龙身”。肃宁县委书记王志乾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原皮交易优势,补足设计加工制造短板,实现产业多元化和集群化发展,让传统裘皮产业实现华丽转身。

乐器声声 “响”誉内外

“这是扬琴,是一种击弦乐器。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在位于肃宁县的河北乐海乐器有限公司一楼展厅,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注视着玻璃橱窗里陈列的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乐器,记者耳边仿佛传来悠扬的历史余音。

肃宁县一家民族乐器生产企业的工人在生产车间内制作乐器。记者 牟宇 摄

乐海乐器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是中国北方民族乐器制造行业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年产各类民族乐器20余万件,主要产品有扬琴、琵琶、阮、古筝、二胡等200多种民族乐器。

在坚持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乐海乐器还不断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创新料”。“扬琴在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容易出现余音过长的现象。去年我们设计生产出添加止音器的扬琴,成功解决了该问题,这一创新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还让我们的扬琴销量大幅上涨。”乐海乐器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詹文杰说,今年市场大行情好转,公司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在与乐海乐器一墙之隔的星海钢琴(河北)有限公司大厅,一架亮红色钢琴引人注目,通过手机APP选择音乐后,琴键便自动跳跃,为游客献上一首动听的钢琴曲。

星海钢琴(河北)有限公司是星海集团的一家全资子公司,2020年9月,星海全生产工序迁至肃宁,肃宁由此形成“民族+西洋”乐器产业集群的格局。去年7月,肃宁又成功引进中国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企业——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在经历了“一海”发力、“两海”融合的基础阶段之后,肃宁乐器产业进入了“三海”鼎力的发展新历程。

肃宁有着“中国·北方乐器之都”的荣誉称号,目前,全县有乐器制造、设计研发、原材料加工、零配件配套、销售经营和物流电商等各类相关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年产各类乐器100多万件,年产值5.5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北方乐器之都的华美乐章已经开启,肃宁将大力实施‘电商兴县’战略,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推进‘国乐小镇’建设,实现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王志乾说。

体育器材 “强身健体”

在位于河北省海兴县的河北宏康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电焊工作区内赶制篮球架,不时可见火花四溅。

“焊接完成后,经过除锈、喷涂、固化、冷却后便可送到拼装区。”站在涂装流水线控制室内,宏康公司生产经理武益兵指着电脑屏幕说,公司引进了激光切割机、注塑机、吹塑机、数控车床等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精准度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定州市天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工作,该公司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移动式安全防护垫供应商。记者 王晓 摄

“公司生产的电动折叠篮球架、电动悬挂篮球架、赛事篮球架等10余种不同规格的篮球架,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武益兵说,今年一季度公司总产值达3500万元,同比增长13.5%。

宏康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体育器材公司,拥有专利30余项,多个产品获国际篮联、国际羽联、国际田联等国际机构认证。

海兴县是中国北方知名体育器材产业基地,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海兴县注册体育器材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9000余人,体育产品种类200余种,产值超15亿元。

海兴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文德介绍,海兴县正依托天津科技大学建立沧州体育器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科研与产业融合,并大力推动自动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距离海兴县200公里的定州市,同样也是知名体育用品产业基地,相较于海兴县体育器材产业,定州市体育用品产业产品更多、规模更大,已从单纯的体育健身器械器材发展成健身、体育、武术、教学仪器、儿童娱乐、健身路径6大系列3000多品种,集群营业收入突破160亿元。

定州市科技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相关规划,定州体育用品产业战略定位将从“省级体育用品产业基地”升级为“中国体育用品产业之都”,进一步“强身健体”,提高集群规模,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成为国内有较强竞争力、国际有较高知名度的体育用品产业聚集高地。

记者走访调研、梳理总结发现,近年来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省共有291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除雄安新区外实现县域全覆盖,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55万亿元。

二是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经过多年深耕细作,特色产业凭借技术“一招鲜”,形成许多行业隐形冠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例如安平丝网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全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的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有13个。

三是绿智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河北148家集群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全省集群高新技术企业257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4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7家。

今年以来,河北省工信部门制定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管理工作指南,分产业门类制定轴承、丝网、毛巾纺织、羊绒、自行车(童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对11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行遴选培育。一季度,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0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争创一批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领跑者”企业和上市公司。结合各集群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跟踪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把产业链条做长。同时引导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创新联盟向特色产业集聚;用足用好系列支持措施,围绕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招工引才等关键环节发力,让集群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记者 陈忠华 刘桃熊 赵鹏昊)

(责任编辑:李鑫)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