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自贡市富顺县立足建设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行区发展定位,通过用活政策、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稳步增收、粮食稳产增产等重点工作,一幅瓜果飘香、产业兴旺的“丰”景图已在该县广袤田野悄然显现。
发展产业实现促农增收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振兴。该县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发展,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不仅壮大了各村集体经济,更鼓起了村民的“荷包”。
今年3月,该县琵琶镇青峰村收获了一批果肉饱满的葡萄柚。村民们穿梭在果树间,采摘、装车、发货,火热的销量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近年来,青峰村通过1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由党总支牵头领办合作社,积极号召村民学习种植技术,结合当地的土地林地资源,将生态林转变为经济林,建立起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家庭农场,探索出一条“果园+林下养鸡”的生物循环农业模式,每年节约了上万元化肥投入。
6月底,该县童寺镇东禅村在一个农家小院内举行村集体经济项目劳务费发放仪式。工作人员将26万余元现金码放整齐,对照劳务明细表逐一登记。村民们依次签名按手印领取现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童寺镇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实招,积极找寻村级集体经济创收的增长点,科学制定一村一品计划,探索出以发展项目和振兴产业为抓手,采取定投分红、对外租赁、“公司+经济联合社+农村”相结合的集体经济模式,全镇村集体经济逐年壮大,村民收益稳步增加,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扎实巩固,乡村振兴步伐迈得更加坚实有力。
如今,富顺县遍地盛开产业花,各色产业亮点纷呈,找准产业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其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该县坚持“产村相融”,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项目化思维推动农业、以产业化思路经营农业,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让柑橘产业增效益,编制柑橘产业发展规划,引入龙头企业,打造“苗仙湖”“沱江沿岸”等现代柑橘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辐射带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将蚕桑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赵化镇、飞龙镇等粮桑种植核心区,筛选引进优良桑、蚕品种,推广智能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优质簇具自动上簇,在一大批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为让蛋鸡产业促增收,扶持蛋鸡养殖企业,推广智能化养殖,鼓励发展林下养殖,推行“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促农增收。
深耕产业发挥特色优势
7月28日早上7时,皮肤黝黑的产业振兴专干钱风勇,熟门熟路地走入该县骑龙镇大田村的896亩柑橘园,开展每日巡园,查看柑橘长势,检查灌溉系统能否正常使用。从一名滴滴司机到一名产业振兴专干,钱风勇负责村里的产业和集体经济。为尽快转变角色,他日积月累地学习,逐渐成为当地柑橘养护“土专家”。他手把手教村民施肥用药、田间管护,让柑橘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柑橘丰收时,外面经销商来村里一车一车地运走,现场就基本销售一空。”钱风勇高兴地说,预计今年产出7.5万公斤柑橘、收入45万元。
帮助产业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该县一个个奋斗在农村一线的专干们与钱风勇一样,将汗水和热情播洒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该县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建立“西湖英才库”“田专家”“土秀才”人才储备库,选拔培育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员、产业振兴专干,专项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群众收入。
乡村产业发展,必须有一支爱农业、懂农业的人才队伍。该县完善引才育才办法,利用县乡村振兴学校、县农广校,探索“送教下乡”“校农合作”“校社合作”等模式,瞄准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等需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208人。“同时,为夯实乡村智力支撑,我们创新开展‘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活动,首批选派28名博士担任乡村振兴发展顾问,向镇乡(街道)全覆盖安排农业硕士22名,镇乡(街道)领导干部中乡村规划、农业经济等专业干部占40%,现代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富顺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壮大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为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扮靓乡村振兴底色,该县李桥镇车桥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养殖肉兔并延长产业链,将肉兔深加工,研发出特色风味,打造专属品牌,成为村里增收的大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
从农业生产和发展来看,富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科学编制《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4+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富顺县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富顺县“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等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已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4+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即以再生稻、高粱、柑桔、生猪为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为先导性支撑产业)。
以此为基础,一个个乡村产业正以点串线、连线成面,在全县形成一片片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稳粮优果兴蔬旺畜,重贮藏精加工强融合”是富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该县持续推动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累计投资8.5亿元,初步形成“四级”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格局,巩固省五星级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和整体效益,持续推动富顺县水稻高粱现代农业园区升级打造,确保2024年创建成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力争2025年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新培育2024年赵化飞龙省星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1个;新培育古佛粮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琵琶“中草药+林下养殖”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福善大豆茶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新认定1个县级大豆现代农业园区和1个稻鱼综合种养现代农业园区。
同时,该县抓好品牌建设,持续加大对建立“两品一标”认证登记、标志使用的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奖励扶持力度,深化与京东集团合作,加快建设富顺再生稻、富顺柑橘京东农场。积极参与西博会、农交会等各类展销活动,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还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提升产品价值。
动作频频,措施不断,一片片现代农业园区从“一纸规划”绘蓝图,到“多点开花”抓实干,以产业兴旺领航乡村振兴,富顺县正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构建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打造业兴、家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刘瑞、许鹏)
(责任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