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80万、总面积1250平方公里,山东邹平,像很多县级市一样,有山有水,又与其他城市不一样,有一颗“铝芯”,从传统的铝锭、铝管,到升级后的新材料,邹平因“铝”而兴,用铝业架起山水小城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今年1至10月,邹平市高端铝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2250亿元,成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千亿级支柱产业。”邹平市委副书记刘德军表示,产值折射邹平铝业之强,“中国铝都”“世界铝谷”不断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跃升。
新能源车“邹平造”
虽然不产新能源车,但邹平的铝材料已经成为车企的重要选择。魏桥轻量化基地的第二代泡沫铝技术,密度仅为普通铝的0.1-0.4倍,抗弯比刚度却是钢的1.5倍,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船、汽车等领域。
一台全铝小物流车,车身重量仅156千克,比传统车身减重约40%,应用于电动车型可提升3%-5%续航里程,燃油车型百公里油耗降低0.6L。目前该车型年产量已达2万辆。
此外,城市MPV、SUV等车型的全铝底盘平台大幅降低整车重量,显著提升新能源车续航能力。魏桥轻量化基地已打造“铝水—零部件研发、制造—整车组装”完整产业链,实现铝水直接转化为零部件,减少二次熔炼环节。基地还与国内外20余家车企达成合作,落地年产20万吨特种轻合金材料项目,抢占万亿级新能源车市场。
自主研发新材料弥补国内不足
在山东宏畅轻合金有限公司,20万吨特种轻合金材料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58亿元,依托国科大等科研机构,自主研发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解决汽车轻量化关键技术问题,填补了国内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的空白。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魏桥轻量化基地也推动铝合金在汽车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形成铝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现已布局滨州、华东、华中等四大产业基地,具备多种铝材与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作为滨州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山东县域经济的领头年,邹平被列为10个特色发展县之一,铝产业,是特色,也是“底色”,更是驱动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领头羊”。
铝新材打开应用之门
邹平铝产业园区的产品品类繁多,从薄如蝉翼的高端铝箔到精密的航空铝材,铝新材开拓了广阔的应用领域。邹平恒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纯纳米氧化铝,纯度达99.999%,专门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和高端陶瓷领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产品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万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铝合金超大微通道扁管等产品,替代传统铜管,市场占有率达30%,畅销中东、东南亚、北美地区。
此外,山东乾正数控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的智能门窗制造系统,引领行业创新;山东广富集团转型金属新材料领域,年产20万吨锻件项目服务航天等高端需求,显著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邹平已布局了魏桥轻量化基地、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中欧宏顺循环科技产业园3个铝产业园区,推动铝产业链条向铝轻量化汽车零部件、3C电子等高端方向发展。
一座小城,山水之间印着高端铝的原产地标签,这就是邹平作为县域经济“特长生”的与众不同。 (高雷 李晓伟)
(责任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