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种植食用菌,到现在建成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大棚8个,年产食用菌约400吨。”日前,在河北省灵寿县苏凡同村庆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蘑菇种植大棚里,处处弥漫着淡淡的菇香。一排排菌棒层层叠叠,一朵朵白灵菇如雨后春笋般破袋而出,长势喜人。该合作社负责人苏庆玉表示,下一步他还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整体扩建到25个棚以上,同时引进新品种,让更多的村民都参与进来。
“我在这打工有五六年了,从育种、管理到采摘每样活都能干,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家里、地里也都顾得上。”村民杜玉梅笑着说,挣钱的同时她也把蘑菇的种植技术学会了。如今,该村有10户村民从事食用菌种植,年产食用菌600吨,纯利润约150万元。
当地农民有种植食用菌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40余年来全县食用菌种植品种由单一的金针菇发展到白灵菇、香菇、小平菇、羊肚菌、大球盖等多个品种,分布在10个乡镇、95个行政村、3000余户。收获旺季日生产百吨以上的规模种植示范村有20个,全县年产量达10万吨,荣获“国家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国家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中国金针菇之乡”等称号。(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责任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