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焕然一新的厂房,智能化生产线正将特种钢材加工成精密螺丝。这座始建于2000年的玩具厂,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自身经营不善,最终停产关闭,且闲置多年。2017年,庐江县汤池镇凤桥社区通过“腾笼换鸟”计划,引入安徽新日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进行适应性改造。改造过程中保留主体结构,同时升级相关设施,让老厂房获得新生。
“我们看重这里成熟的工业配套设施和交通区位。”企业负责人李女士介绍,五金厂主要生产各类五金配件和工具,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市场口碑,该厂迅速打开了销售渠道。据统计,2024年该厂已实现年收入超2800万元,为政府贡献税收一百多万元,成为社区内的纳税大户。
据悉,该项目创造就业岗位20个。45岁的质检员张大姐仔细检查螺丝样品,记忆与现实交织:“过去我给芭比娃娃缝裙子,现在给新能源汽车专用螺丝做质检,工资翻了近两倍!”作为原玩具厂的老员工,她通过培训掌握了新的检测技术,如今还带着两名90后徒弟:“没想到快退休的年纪,还能在螺丝里找到新出路。”
凤桥社区党委书记李军拿起刚加工的螺丝,语气坚定中透着欣慰:“这座老厂的蜕变证明,闲置资源不是‘包袱’而是‘富矿’。我们通过‘腾笼换鸟’让闲置多年的资产增值,用20个‘螺丝钉’岗位拧紧了民生保障——这就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下一步我们将复制该模式,让更多闲置老厂房焕发新生!”(潘静娴)
(责任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