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 园区支撑 特色发展 加快转变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15
|
科学布局摆放项目
依托发展战略谋划项目。根据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四平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 “南接北融”“一核三带”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这就在发展战略上为四平的项目建设提供了发展布局上的指导。四平“一核三带”的生产力布局是四平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抉择,有效地避免了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力争达到生产要素以及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一核三带”先行走强,也为四平市在项目建设、项目落地上加快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促进结构升级、打造特色经济、提高综合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一核”即以四平市市区为主体的团状核心区,“三带”即四平至长春经济带(长平带)、四平至郑家屯经济带(四郑带)、长春外环经济带(环长带)。
“一核”是整个生产力布局的核心,是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做大做强“一核”,对于加大“三带”的建设力度和提高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领、辐射和拉动作用,为“三带”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四平市中心城市的总体布局是“开发东南,拓展西北”,东南重生态宜居,西南重生态建设,西北着重装备制造业发展,东北打造汽车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港。作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主要商业区所在地,四平市中心城区依托自身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投资1.05亿元,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生态餐饮娱乐观光休闲中心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三带”是加速全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对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涵盖着公主岭市及范家屯等城镇的“长平经济带”是一条位于长春与四平之间的区域特色经济走廊。公主岭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岭东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大力引进汽车零部件、玉米生化、食品加工等项目,投资1亿元的公主岭东晟汽车电机项目、投资1820万美元的香港国泰集团海资生物项目、投资1.5亿元的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5万吨熟食加工项目先后在此落地。除公主岭外其他的节点城镇也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特色,大力发展机械加工、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把“长平经济带”打造成为现代工业带。
“四郑经济带”位于四平市传统的能源基地及农牧业发达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使得双辽电厂二期工程、风力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等一大批特色能源项目落地生根,同时依据自身农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引进一批畜产品及食品加工项目,把“四郑经济带”打造成为新能源和生态绿色农业开发带。
包含着伊通、怀德等城镇的“环长经济带”充分借助与长春接壤的地缘优势,立足城镇发展特色,紧紧围绕长春城市空间扩容发展、产业下游配套和生活消费需要,打造为长春服务的紧密型的城镇群。伊通满族自治县以伊通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进一步做强石油、水泥两个支柱产业:吉林油田伊通油区石油增能项目总投资15亿元,现已完成12.3亿元,新打油井80口,日产原油达到500吨;亚泰集团伊通水泥公司二期扩产项目总投资32903万元,对原有水泥磨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年产水泥由原来的120万吨增加到240万吨。
同时,以伊通满族博物馆、牧情谷旅游风景区、南山旅游风景区等景点为核心,发展农业体验观光旅游,开辟了一批新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等项目,使“环长经济带”成为长春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把“环长经济带”打造成特区型城市服务综合体经济带。
打造园区集聚项目
四平利用园区建设作为特色经济发展的载体,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广泛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项目摆放上,合理安排,积极培育特色经济,围绕特色产业引进项目,打造特色园区,在做大做强支柱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新型产业,扩大支柱优势产业产能,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关联产业协作配套。
四平市坚持走以项目兴园区、以园区聚产业、以产业兴城市之路,以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为抓手,发展特色经济,扩总量、调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四平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重点构建了换热器、行走机械、汽车零部件、化工、医药、光伏产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加工以及玻璃特色产业园区。并在园区内以骨干企业为主导,突出特色,围绕资源、产业、产品优势以及重大项目建设而集聚形成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集聚区。
目前,四平市十大园区的主阵地作用日益凸显,集聚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孵化器”,并通过不断发挥园区的政策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吸引投资者自带项目投资,促进特色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战略“取向”挑选项目
四平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鼓励政策的重大机遇,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切实把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使其尽快成为四平经济的支撑产业,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四平市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积极改善投资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带动向主要依靠多元化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四平动漫基地项目就是四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文化创意产业招来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的引入对四平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快速赶超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四平市以红嘴经济开发区换热器基地和国家换热器研发、检测、信息中心为平台建立了换热器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建设了四平巨元比克、维克斯、东方、吉泰等换热器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发展尖端产品,使之发展成为千亿级产业。此外,吉林庆达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也是四平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代表之一。
发展旅游产业。特色文化是一种特色资源,链接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四平将进一步立足四平区域所具有的特色旅游资源,特别是立足叶赫古镇所承载的特色资源,谋求旅游产业发展道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文化资源、城市特色借以发展旅游产业的形式推介、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