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红指:用泥巴传承记录民俗风情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16
|

二十多人的迎亲队伍,不仅阵容庞大,而且各具人物也是应有尽有,伴郎、伴娘、抬家具的,吹唢呐的……新郎官身佩大红花抬头挺胸,毛驴上的新娘子羞答答地脸菲红。
板凳上,一老汉偏着头,张着嘴,端着碗,那裤带宽的面条还未入口,就吊起了人的胃口……
长长的烟锅,深深的皱纹,粗布衫,山羊胡,眯缝着的眼,鼓着嘴,把两位老汉对火的情景演绎的活灵活现。
一顶破草帽,老农噙着粗烟棒棒,挥动鞭子扶着犁,秦川牛在老汉的吆喝声中勤奋耕耘。
屠夫嘴噙杀猪刀,双手紧拽钩杈,使劲钩着猪的嘴,后面的帮手双手拉着猪尾巴,两人的眼睛睁得瞪圆,是一幅活生生的过去农村常见的杀猪场面。
前后四个轮的手扶拖拉机上,七八个孩童,大的双手扶着扶手,其余坐在车厢,笑的前仰后和,压的轮胎也蔫了。
这些曾经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民俗场景被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伙卫红指用泥巴一一的复原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卫红指从小生活在农村,熟悉农家的人和事儿,自幼跟父辈学习绘画、剪纸、捏泥耍活。厚厚的黄土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源泉。他15岁起就跟随父亲开始涉足泥塑的创作,到16、17岁时捏的泥人、泥耍活(玩具)活灵活现,20岁左右,就练就了一手泥塑的专长。随后经常有人约请他去一些庙宇塑神像,虽然有了回报,但他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常去外地跑,也是他见识了各地不一样的风情民俗,闲暇时间他便致力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创作。
卫红指有这个手艺,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担就全部落在了他的肩上。闲暇时间捏的泥塑堆满了半孔窑洞,放在家里只有人来看,却没人要。一度时期,卫红指处在极度的彷徨之中,但每次看到来人惊叹不己的夸赞时,他内心就充满了一种自豪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