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玉芹:用生命兑现了承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19
|
她用生命兑现了承诺
——追记临潼区马额街道办事处原南刘村党支部书记庞玉芹
她,一位先天残疾的农村妇女,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勇敢地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一干就是24年,病逝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
她,一腔真情,倾心为民,用毕生的精力使当初的“烂刘村”,成了临潼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向群众兑现了“就是想带大家富起来”的诺言。
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马额街道办事处原南刘村党支部书记庞玉芹。
带着承诺,残疾女人挺身而出挑重任
位于临潼区骊山北麓的南刘村,地处旱塬,自然条件特别差,全村282户1020多口人,就靠1500亩干旱贫瘠的土地生活。地里庄稼多年来一直是“种一亩,收两瓢”。1986年以前,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是当时马额镇(现在改名为马额街道办事处)首屈一指的贫穷村。
1944年12月出生于临潼代王镇的庞玉芹,患有先天脊柱畸形,是一个躯干佝偻、身高仅有1.5米的残疾人,由于家贫初中毕业就没有继续上学,20岁时嫁到了被当地群众戏谑为“烂刘村”的马额镇南刘村。
1986年,南刘村推选党支部书记时,好多人都不敢接手这个烂摊子。原任老支书推荐时任村妇女主任的庞玉芹担任村支书,理由是她有头脑、能干事、人公道。
但村里部分人却认为,男人都没把南刘村搞好,女人哪能成?甚至有人说,“健康人把这烂村越搞越烂了,现在让个残疾女人当干部,那全村人就等着讨饭吧。”
要接手这个烂摊子,庞玉芹也十分为难。“说实话,能不能让南刘村脱贫致富,我心里并没有底。而且那个时候,土地承包到户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农村到底应该怎样发展,在我们周围也没有成功的例子。但南刘村人不该天生受穷,南刘村不能永远落后,却成为我战胜困难,带领村民打翻身仗的信心。”这是2000年庞玉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时,表露的刚当选支书时的心里话。
面对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庞玉芹带着就是想带领大家富起来”的承诺,挑起了改变烂刘村”面貌的重担。
调整结构,“烂刘村”变成“富裕村”
庞玉芹一上任,就到南刘村的土地上转悠,在周围的村子里观察,思考着如何让群众有钱花的机会。
一天,庞玉芹去马额镇赶集,被集市上一个生意红火的西瓜摊给吸引住了。看着那个卖西瓜的外地人忙碌地过秤、收钱,看着群众围着西瓜摊挑选西瓜,庞玉芹忽然觉得心里亮堂了:“自己苦苦寻找的不就是这样的机会吗?西瓜价钱这么好,销路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种西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