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绵阳招商引资成效斐然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2
|
在刚刚过去的第十一届西博会上,四川省绵阳招商引资及项目签约97个,签约总金额373.18亿元;科博会军民融合成果交易项目70个,金额240.6亿元,贸易成交额16.743亿元。成绩单上不止这一笔:今年1—10月,四川省绵阳市引进内资实际到位310.15亿元,同比增长29.08%。其中,2010年新签约项目307个,实际到位资金124.28亿元。
过去,绵阳人曾因有长虹、九洲这些工业大树而骄傲。今天,艾默生、中国重汽、拉法基、江苏雨润……绵阳人为众多外来集团加盟发展而自豪。
绵阳建市25年,招商引资走过弯也走过坎。站在“十二五”即将开局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门口,绵阳人回望远眺,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开放开发、招商引资上开辟一条新路来。
反思中找到方向:在大开放大招商中大发展
绵阳是“一五”和“三线”时期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地区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绵阳依靠雄厚的军工科技发展工业,崛起了长虹这棵参天大树,长虹产值一度占到绵阳工业总产值的80%。然而当长虹进入调整期后,绵阳工业每况愈下。专家分析,绵阳工业下滑的深层次原因,一是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二是外来企业增量不大。
“大开放才能大开发,大开发才能大发展。”四川省绵阳市决策层意识到,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的全国唯一科技城,有雄厚的科技研发和人才实力,但如果闭门建城,绝对是死路一条。只有大开城门求发展,引进强手搞竞争,才是绵阳实现跨越发展的新生途径。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役号角声中,四川省绵阳市委、市政府把营造环境、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作为经济主战场来突破,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在招商引资这条路上奋力向前,创造出许多有效招商引资的新鲜经验,比如,变会议招商、集团招商为盯项目盯人招商。去年绵阳引进的世界500强艾默生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原因,这个项目差点搁浅。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想方设法找到每一个环节的决策者当面沟通,同时提供详尽的地质、水文等资料,证明到绵阳投资是安全的,最终赢得了艾默生在绵阳的投资。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市长几十次带队奔赴国内外招商引资,先后引进艾默生、拉法基、华能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瑞汽车、中国重汽、五粮液集团、双汇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来绵投资兴业,推动绵阳工业大步转型发展。2009年,绵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300亿元!
2010年,开放开发的脚步继续加快,思路更加明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优势资源招商。这一年,绵阳招商引资成绩单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重汽集团在绵追加投资20亿元,形成年产4万辆改装汽车的生产能力,两年内达到年销售收入60亿元!
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存量不重增量的发展方式,给绵阳工业格局带来了深刻的结构之变。
以长虹为依托,绵阳引进河南洛阳玻璃集团建设PDP玻璃基板项目及塑料模具项目,推动绵阳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产品转型;引进中国重汽、华晨汽车零部件等项目拉长汽车产业链;引进双汇、江苏雨润等企业,绵阳食品工业脱颖而出;艾默生的一期产值只有15亿元,但它却可以带动50亿元的配套产业,带动大批企业到绵阳来,让绵阳融入全球产业链。大批外来企业的加盟发展,使绵阳工业开始走出“一枝独秀”格局,迎来了以电子信息、食品、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精细化学为主阵容的六大优势产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