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黑脸书记”姜瑞峰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4



姜瑞峰个人工作照片。(资料图)



姜瑞峰个人工作照片。(资料图)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便屡屡见诸媒体的纪检干部难忘形象——“黑脸书记”姜瑞峰,恪尽职守、无私无畏、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戴。不幸的是,去年5月19日,外出巡视工作的姜瑞峰因突发心脏病而猝然离世。

    尽管姜瑞峰去世已有一年多时间,但在他曾经工作过的河北省魏县、永年县,在他曾担任纪委书记的石家庄市纪委,在他率领下访工作队开展过“阳光投诉·大街接访”、“阳光投诉·山乡行”的地方,人们提起“黑脸书记”依旧满怀深情。

    在多年的工作中,姜瑞峰两度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并被中央纪委记一等功。他获得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殊荣,同时还是河北省劳模、廉政公仆。姜瑞峰去世后,中共河北省委作出决定,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广泛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

    下访工作队,反腐倡廉的一个亮点

    1998年,石家庄市纪委系统成立了下访工作队,这是在全国创建的第一支成建制下访工作队。下访工作队的倡导者、组织者,就是姜瑞峰。

    下访工作队的成立,实现了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层层转办为直接查办。干部深入群众当中,工作重心下移基层,有效化解大量的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反腐倡廉深入开展。

    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的7年间,石家庄市县两级下访工作队走访群众130多万人次,查处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3800多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万件。老百姓拍手称好,社会各界予以好评,纪委机关的信访、接访量比成立下访工作队前下降60%以上。

    曾任石家庄市纪委常委、纪委副书记,当过下访工作队队长的张银山,在那几年和姜瑞峰朝夕相处,对这位人民群众的好公仆有着亲身感受。据张银山回忆,姜瑞峰常说:“凡是对群众不利的事情都管,凡是对群众有利的事情都办,而且要特事特办,快办、办好!”

    1997年年底,姜瑞峰到石家庄市纪委工作的第一天,他被上访群众堵在机关门口。他主持召开的第一个市纪委常委会,就是专题研究信访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市纪委常委会通过两项决定:一是充实信访力量,要求信访接待人员做到“来者不拒,言者必听,有事必办,满意为止”;二是实行市纪委常委周三接待日制度,公开挂牌上岗,谁接待、谁负责,不撒手、不转手。

    这些具体措施推行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是有很多信访问题在基层得不到及时公正的解决,甚至久拖不决,致使上访群众去而复返,上访量居高不下。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工人日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