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黑脸书记”姜瑞峰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24

    1998年6月,姜瑞峰建议在市纪委建立下访工作队,明确规定下访工作的地点是农村,对象是农民;要求下访工作队的队员“见村就进,见人就问;有事办事,无事换村”,直接查处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特别是违法施政、欺压百姓、办事不公和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之后,石家庄市的17个县(市)纪委相继组建下访工作队。下访工作队活跃在基层,成为反腐倡廉的一个极大亮点,一大批基层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得以严肃查处。

    取信于民,要给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2002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展百万人行风评议活动,石家庄市纪委、监察局主动要求列入被评议对象。评议结果,广大群众对石家庄市纪委、监察局的满意度为99.2%。

    实际上,从1999年起,石家庄市纪委、监察局每年都要请人民群众评议自身的工作。而从评议结果来看,广大群众对其工作作风和队伍形象的总体满意度,都在99%左右。

    这样的评议结果,来自姜瑞峰在反腐倡廉上的远见卓识,还有其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胆略。

    现任石家庄市纪委常委、市纪委秘书长梁铁斌回忆说,姜瑞峰有句名言:“作为纪委书记,月拿国家俸禄,日食人民小米,就要为老百姓除害。”

    13年前,姜瑞峰调任石家庄市纪委书记,到任之后就打了一个硬仗,清除“耳朵上的腐败”,即清理违反规定购买和滥配手机的问题。当时,清理手机的工作面临很多困难,违反规定而持有手机者大多是领导干部,且当时的手机价格还比较贵。有人劝阻姜瑞峰:你不要刚上任就捅马蜂窝,很容易给自己惹麻烦呀!

    在市纪委常委会上,姜瑞峰斩钉截铁地说:“清理手机工作是中央纪委交给我们的任务,这个马蜂窝非捅不可!”他请战担当清理手机工作指挥长一职,带领纪委干部进驻当地电信局,迅速摸清全市党政机关拥有手机的底数,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手机进行拉网式清理。

    整个战役,在姜瑞峰的统领指挥下,该市清理出党政干部使用手机万余部,撤销公费手机近2899部,收缴823多部,折价拍卖处理2076多部,收回资金520万元。当时,中央纪委办公厅向全国发出通报,推广他们的做法和经验。

    另外,此次清理中,还顺藤摸瓜,查处某供电局违规违纪,通过造假账,滥购、滥配、乱送手机的典型案件,给予撤销该局局长党内职务、行政职务的处分。

    姜瑞峰说:“只有查处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案件,才能取信于民,才能使老百姓看到共产党反腐败的决心!”

    “被认为是个好人,这就是幸福!”

    一些纪检干部回忆,姜瑞峰时常对他们说:“为老百姓办事要把权力用到一百一,要把好事办好、办到底才行!”

    1999年4月,石家庄市纪委接到群众的举报,某县一个财政贫困乡已拖欠教师工资达两个月,可这个乡的党委和政府部门却超标购买轿车。姜瑞峰急了:“马上查办,如果属实,将轿车拍卖,发放拖欠教师的工资!”后来,问题查实,在当月下旬,市纪委便用违纪轿车的拍卖款给该乡288名教师发了工资。

    下访工作队了解到一批失去父母、寄人篱下的孤儿,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有的孩子已经辍学。姜瑞峰向市纪委机关干部写了公开信,倡导大家资助贫困孩童,进而开展“与民结亲”活动。

    他和家人先后认养了9名贫困孤儿,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家在行唐县上碑镇太子庄村的高金菊、高金花姊妹,父母离世后跟着贫困的大伯过日子。从2001年起,姜瑞峰无微不至地关怀这姊妹俩,不断鼓励她们求学上进。如今,高金菊已经中专毕业。

    “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光荣地工作,光荣地退休,一生被人们认为是个好人,这就是幸福!”姜瑞峰说。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工人日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