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吉林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党支部书记柏连福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1-30

    柏连福还组建了一支由30多名村民组成的工程队,走出大山承包小型基建活。由于他们讲究诚信,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很快就在建筑市场打开了一片天地。一年下来,工程队净收入50多万元,出劳务的农民每户年创收1万多元。多元化发展模式在黄家崴子村悄然形成。

    如今,黄家崴子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20万元,固定资产200余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8元。

    解难排忧

    柏连福常说,当了村干部,就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村民滕以东家里困难,拿不出钱让孩子上学。柏连福送去了600元学费,还带领党员帮他建起蔬菜大棚,买来了种子和化肥,老滕有了生活的基本保障。2008年,老滕一家搬进了村里规划的新区。村民熊传东生活困难,柏连福帮他协调贷款3万元、自己又拿出2万元,支持他种植人参。现在,熊传东年收入达5万多元,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柏连福和村里有能力的12名党员,与13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确定了帮扶目标和见效时限,从生产、生活给予全面帮扶。2007年,除一名因病致贫的困难户以外,其余12户全部脱贫。这些年,柏连福拿出过多少钱,帮助过多少人,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黄家崴子村的父老乡亲们心里都有一笔亲情账。

    祛邪正风

    在发展村经济的同时,柏连福把带好班子、管好党员队伍作为工作的前提。在发展党员时,他坚持:不孝敬老人的不考虑、与邻里关系不融洽的不培养,没有一技之长和致富项目的不发展。目前,村里15名党员中除2名年老体弱的,全部是致富能手和十星级文明户。

    为了净化村风,柏连福组织制定了禁止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管理办法和村民公约,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村干部带头严格执行,一举刹住了歪风。黄家崴子村还组织开展了“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儿媳”等竞赛活动。

    在柏连福的带领下,黄家崴子村连续1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先进村,2005年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法制示范村。

    (作者:粘青)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吉林日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