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求解"三农"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08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谈到农民问题,韩长赋非常关心农民的收入。他认为,让农民多增收、快致富是一个重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前四年年均实际增长8.3%,今年有望继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前四年平均。他总结了农民收入的四大块: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务性收入,目前分别占49%、40%、7.7%、3.2%。
“这五年,从收入来源上看是基本面不断巩固,增长面不断提高,扶持面不断加强。”韩长赋分析说,基本面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连年丰收,支撑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增长面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扩大,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十一五”期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总量年均增长500万人以上。随着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财产性收入也在不断增长。扶持面上,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农民转移性收入不断增加。其中“四补贴”总额由2006年的30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45亿元。另外,农村养老、低保等新农合,增加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
韩长赋认为,目前农民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还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城乡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农业部门始终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一手抓保障供给,一手抓增加收入,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今年,我们提出了‘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6%以上’的目标任务,围绕这个目标,既巩固农业内部增收基础,又拓宽农业外部增收渠道;既向市场要收入,又从政策上想办法。今年农民收入有望继续较快增长。”韩长赋说。
科技支撑为根本科学防灾是关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韩长赋用两个“52%”进一步说明:“今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比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2%,比‘十一五’末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两个52%,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标志着科技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他说,今年粮食实现抗灾夺丰收,科学抗灾、科技增产是最大的亮点,良种良法、防灾减灾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长赋给记者讲了他10月份在定州调研时遇到的一件事情。那时他到河北看秋收秋播,定州一位叫黄志祥的农民告诉他,去年种玉米的时候,技术员告诉他,土地深松后庄稼会增产很多,老黄就想深松一下,可是他老伴怕花钱不同意。后来,黄志祥坚持深松了自家的地,秋收时他家玉米增产很多。村里好多人都看到他增产了,也打算深松翻地。
韩长赋总结说:“农民现在种田也很讲究科学,不能用老眼光看农民,把农民看成是不讲科学的代名词。”
他对这些年的气候变化深有感触:近年来,农业气象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百年一遇的旱灾,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超强台风,特大洪涝、地震,这些我们都经历了。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各级农业部门创新防灾减灾工作思路,提高科技救灾水平,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千方百计减轻灾害影响。“从经验上讲,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抓质量标本兼治保消费安全可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是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一个最基本要求,也是政府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的重要责任。
韩长赋分析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国人已经过了吃饱、到了吃好的阶段,所以人们高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经过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都保持在96%以上。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已占上市农产品30%多。客观讲,我国农产品质量总体上是安全可靠的。
韩长赋介绍说,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执法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大规模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创建活动,创建了一大批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养殖小区、水产品健康养殖场和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二五”任重道远头等大事要保供给
“饭菜天天要吃,解决农产品供给不可能一劳永逸,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他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已经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十二五’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
他说,“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二五”工作的重点是:“米袋子”要做强主产区,优化品种结构;“油瓶子”要“多油并举”,稳定自给率;“菜篮子”还要丰富品种,提高品质。
针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如何发展的问题,韩长赋提出,要把握一个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对此,要突出一条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围绕两个目标——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提高三个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四化”——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五方面支撑——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