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举办地理环境与长寿人文论坛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0
|
地理环境与长寿人文高峰论坛10日在广西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凤山县三门海景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易学专家、养生专家等共200多人云集凤山,就凤山地理与特殊的长寿现象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天门论道”。
凤山县作为国内第23家荣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与其他世界地质公园相比,除了唯一的水上天窗群、天桥、溶洞剧场等以喀斯特地貌特征取胜外,作为世界唯一的“长寿之源”更是引人注目。20万人口,60多位百岁老人,世界最高寿的百岁夫妇等等,引起了全球养生人士的关注和深度研究。
会上,香港好山水控股集团董事长李益帆就三门海景区内的养生社区“世界寿源城”进行了情况介绍,李益帆说,在规划的两年时间内,一个容纳一千城里人、四百乡里人的绿色乡居小村,将作为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养生结合的典范呈现在世人面前,“市民农民都是村民,城里人乡里人都是一家人”的和谐社会率先在东巴凤革命老区实现。
住建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学术部刘穗池主任、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书有教授、易学专家清华大学徐从安、北京大学王鑫海博士、复旦大学李定博士、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仲星明院长及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罗志聪执行院长、中国国际易经研究学院徐华院长、国际正易道文化研究会郭明峰道长、中国岭南风水研究院王梓麟院长、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雷明善分院长、台湾省中华杨公救贫堪舆学术研究会王秉义理事长、江西杨救贫地理文化主编曹景正先生、中华古今研究院杭州分院王成院长等众多易学等纷纷发表了专题演讲。
著名书画家扬州九怪宋草人赠送长幅书法作品《凤山赋》给凤山县政府,好山水集团为当地的孩子们赠送价值十万元的“科学识字法”有声读物。
据了解,以长寿人文结合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易学、风水高峰论坛尚属首创。中国有近500个贫困县,大部分的长寿之乡皆出自于经济落后的山区、渔乡。如何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又能健康有序的低碳、甚至无碳发展,如何通过政府政策主导、专家把脉、开发商提供建设资金、农民提供乡村资源、城里人参与建设绿色乡居小村,此次高峰论坛和凤山“世界寿源城’项目作为一个新模式,为千百个革命老区、贫困乡村走出致富之路做了积极的有效探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