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田--吃“螃蟹”改制成就济钢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0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李玉田

    “宝丰酒”首届(2010)河南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名提名候选人之一李玉田,是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济钢)的董事长、总经理,省工商联副会长。18年前,李玉田接手济钢,通过改制全员持股,转变产业结构,不但把济钢带出了生产经营困境,还把济钢变成了河南的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中国500强企业。

    【勇挑重担】

    带济钢人“七年抗战”

    熟悉济钢历史的人都知道,它是1958年大炼钢铁时留下的摊子,是地方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干什么、干多少,都是政府说了算。

    1993年5月,时任焦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的李玉田调到济钢工作。当时,国家开始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中国经济正处于低潮。“我来时,虽然已经快改革开放了,但济钢仍然还是个大炼铁炉,只生产生铁,年产量只有16万吨。”李玉田回忆道,“1993年到1999年,是济钢人的‘七年抗战’:市场形势非常不好,济钢产品卖不出去,陷入三角债之中。”

    李玉田说,企业光生产生铁不行,产业链要延伸,把生铁炼成钢,把钢坯轧成钢材。“一直到1997年,济钢才变成小的钢铁轧制企业,年产量20多万吨,慢慢有了起色”。

    【率先改制】

    十年实现四大跨越

    今年11月18日,是济钢改制十周年纪念日。10年前,济钢在全国率先实施国有钢铁企业改制,成为全国大型钢铁企业改制的典范。

    2001年,5000多名员工共同出资收购了济钢的国有资产,组建了全员持股的民营企业。济钢由国企改制为民企,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提高了,班子成员对企业的责任心增强了,股东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了。

    多年来,济钢累计投资50余亿元,实现了“由铁到钢、由钢到材、由建筑用钢到工业用钢、由普钢到优特钢”的四大跨越。“我们现在年产铁、钢、材各300万吨,成为河南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456位。”李玉田介绍,改制10年来,企业缴税30亿元以上,职工收入是原来的3.5倍。

    (记者 李凌 吉朋)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