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广山:"只有自己富了,我不会幸福"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0

 “只有自己富了,我不会幸福”

——记夏县胡张乡小李村党支部书记翟广山

    宽阔的林荫道、挺拔的白杨树、气派的办公楼、整齐的小二层民居……无不折射出村民的富足和村庄的祥和。这就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胡张乡小李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然而谁也想不到几年前小李村则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出了夏县城,就数小李穷。只见班子换,不见面貌变。住的旧房屋,吃的面糊糊。道路稀巴烂,外债几十万……”

    小山村何以有如此大的变化?

    “这和一个能人分不开。他是我们的领路人。”在村里当了30多年干部的王家顺充满敬意地说。这个能人就是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翟广山。

    现年53岁的翟广山,精明、干练,透着农民的朴实和善良。“如果没有我在外闯荡做生意的经历,可能也没有今天带领大伙致富的机会。”翟广山感慨地说。

    大伙都说,翟书记就是干事业的人。改革开放让翟广山如鱼得水,凭着机敏的经济头脑和踏实苦干的创业精神,搞运输、轧棉花、收废品,什么赚钱干什么,成了远近知名的富人。然而,翟广山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

    “就我一个人富了,周围的乡亲们都穷着,我心里不会舒服,也不会真正的幸福。”翟广山说。2005年,小李村村民把翟广山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又被党员选为党支部书记。从此,他的另一个事业开始了,那就是带领村民谋财路、谋幸福。

    “现在中央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觉得说到根上了。靠传统的种植结构和方式,农民富不了,农业也发展不了。我们必须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把村民解放出来,思想转变过来,眼界开阔起来,这样才能富起来。”翟广山对记者说。

    “必须因地制宜,调整低效的种植结构,但村民只相信眼睛看见的,不相信嘴上说的。”翟广山说。他自己出资3.2万元,引进1.4万株“猗红斤柿”树苗,免费发给村民栽植,在该村发展了140亩柿树。目前,这些柿树已挂果两年,每亩每年可给村民带来1000余元的收入。他又通过招商引资,让鹏晋镁业公司在该村落户,吸收该村及周边村300余名村民进厂务工,每年公司要付出200多万元的工资。

    小李村村民逐渐富了,但如何搞村里的公共事业,谁提起来都头疼。

    翟广山说:“当干部就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有了钱谁不会办事?没钱能办成事才算是真本事!”妻子从他毋庸置疑的口吻中体味到,他要拿自家的钱办村里的事。她熟知翟广山的秉性,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让翟广山感到十分欣慰。

    近年来,翟广山先后拿出80万余元,硬化了村路,解决了该村多年来垃圾围村的问题,给村里安装80余盏路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担任小李村党支部书记的翟恒俭说:“我们村村民过去恋家守旧,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广山便以自己的经历启发和引导村民走出家门‘淘金’。在他的引导下,村民的思想观念变了,经济意识强了,挣钱门路多了。村里不少人还在运城买了单元楼。”

    “有魄力、有干劲、有门路”,这是胡张乡党委书记黄水生对翟广山的评价,也是村民的共识。

    去年,翟广山积极争取,将该村村西的2000余亩丘陵地与相邻的沙流、泊头、大里、西下冯等村一起,列入国家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项目区;村里还将统一规划,发展500亩优质脆皮核桃、500亩山楂。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三农在线网--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