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24岁女局长,是福还是祸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6

    湖南华容县试点公权力改革:着眼“程序”和“透明”

   

    “这个女娃儿不简单啊,屋里关系有蛮硬。”

    “这次考试是不是专门为某人安排好的?”……

    24岁女孩赵群子去年被任命为湖南省华容县科技局局长,这成了当地不少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更有人在网上发帖“华容24岁女局长,是福还是祸”,引起了网友的不休争论。

    其实,赵群子是从华容县的一次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其笔试、面试和总分均为第一名,然而,“24岁就当局长”仍然引来不少质疑。

    质疑的深层根源,乃是人事任免中长期形成的不够透明的权力运行程序。

    在华容县,正在进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意图打破权力运行的“神秘”。本报记者倪志刚 华容报道

    编者按

    华容县委和衡东县委在全省先行先试的“勘界限权”,虽然起步时间不长,却开启了公权力改革的大方向:以规范权力为起点,以公开、透明为手段,首抓“监督权力”。

    从“责权利须明晰”原则来看,仅有“权力清单”还不够,“权力清单”只表明“我可做什么”,容易忽视“做错了怎么办”。“权力清单”的开出,实际上倒逼“责任清单”。有了“责任清单”,既可明确责任边界,又可防止“无限担责”现象。

    从11月10日起,本报时局版在全省村、县、市中,各选取了一个样本,推出的“阳光政务”系列报道,今为收官之作。

    县委书记“最有权”,如何监督?

    “怎么办?没文件,没模式。”华容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余泽世抛出了这个问题。

    今年3月11日,华容县常委会议室,关于党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座谈会在这里召开。

    之前的2009年11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找到副厅级的华容县委书记向伟雄,向他表达了将华容和衡东作为县委权力公开试点县的意向。在今年3月,此事正式确定下来。

    这一天开会,就是讨论怎么搞,县委的权力、县委书记的权力,边界到底在哪里?

    “全国的共识,最有权的是县委书记,一次可以动几百个干部,一个人可以动很大工程。”向伟雄在座谈中主动提到县委“一把手”权力问题,在他看来,这是危险的,他认为“执政要安全,人员要安全”,“对法纪要存敬畏之心,对单位、家庭要有负责之心”。

    与向的话对应的是,株洲县委原书记龙国华调任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前,突击提拔百余干部,被举报到中纪委,终遭查处。

    2007年以来,湖南省纪委查处的贪腐案中,就有8名是县委书记。

    在我国,县这一级处在国家与社会相连接的关键位置,“郡县治则天下安”。纵观中国历史,从秦到清,各级行政区域的设立和称谓迭次变化,唯独县制历时2000年未变。

    近来,中央对县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比如,财政省直管县;高配县委书记,县委书记任命权收归省委;开展县委书记、县公安局长、县纪委书记、县组织部长大轮训。

    今年11月,中纪委、中组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划分县党代会,县委全委会、常委会及其成员,县委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编制职权目录。《意见》强调,尤其要加强对县委书记职权的规范。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红网-潇湘晨报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