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称我国对提高居民收入设明确指标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17

    收入要实质增长,而非名义增长

    《21世纪》:在“十二五”期间国民收入是否有可能实现倍增?

    郑功成:收入倍增计划在我国局部经济较为繁荣GDP增速可能超过7%、8%的地区,通过初次分配的调整和再分配的财政资金更多用于民生的话,是可能实现的。

    但是国民收入普遍翻倍,我个人认为十分困难。因为我国GDP在未来的五年将要降低。普遍认为可能要控制在8%以内,如此才有利于我们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在GDP处在5%到8%的情况下,国民收入要实现倍增,意味着整个收入分配的格局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一定要实现全国范围内收入倍增的话,可能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实现的名义增长,但是这样的收入倍增就失去意义了,也引发另外的忧虑。

    我认为人民的收入实质增长而不是名义增长,才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目标。

    《21世纪》:目前部分地方政府提出要实现收入倍增,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来实现收入倍增?此外,政府无权干涉民企工资,容易实现的是调整公务员工资,会不会导致公务员收入实现倍增,但最后社会收入差距反而拉大?

    郑功成:我认为对于地方实现收入倍增,有两条途径较为可行,一是通过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带来财富增长的叠加效应,二是财政资金加大向民生的投入比重,压缩政绩工程等花费。

    至于地方居民收入倍增下,公务员工资调整问题,我认为首先需要厘清的是,我们整个国家目前劳动整体报酬偏低,劳动者当然也包括公务员,要扩大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因此公务员的工资在我国应还有上升的空间。

    地方政府实行收入倍增计划,在社会工资普遍上升的情况下公务员可以提高工资。

    但是,为避免导致公务员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公务员的工资跟其他行业和系统的工资应当适当挂钩,具体到对公务员工资的调整方式上应该是向规范化、透明化、货币工资加福利的方向发展,要明确界定工资收入与福利待遇,并且调整应该要接受监督。

   (作者: 胡雅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县域经济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