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施工难度最大山区铁路宜万铁路今日通车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2
|
为何放弃早期设计线路
据了解,清末詹天佑受命修建川汉铁路,选择沿长江北岸穿行。上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也曾计划修筑川汉铁路,选择的也是沿江方案。从詹天佑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一辈铁路工作者,他们虽然都壮志未酬,但积累的经验和资料依然宝贵。那么,宜万铁路为何放弃了早期的设计线路,而“另起炉灶”呢?
胡子平说,宜万铁路当时共推出了三大方案供比选:第一种是沿清江,自宜昌,经恩施、利川至万州;第二种是沿长江方案,自宜昌,经秭归、奉节到万州;第三种方案就是现在的修建方案——“越岭线路”,选取穿越长江和清江之间的武陵山区,一路穿山越岭,自宜昌,经恩施、利川至万州。这三种方案中,争论最大的是后两种方案。
胡子平解释,沿长江北岸方案主要有几大弊端:一是该线路地形地质条件同样复杂,施工困难;二是沿线多是偏僻小镇,对周边城市经济拉动不明显;三是破坏长江、清江水体,不利于环保。因此,综合比对,“越岭线路”更经济、适用。
为何宜万铁路不“提速”
宜万铁路东起湖北省宜昌,西至重庆万州区,全长377公里。其中,宜昌东至凉雾段288公里为双线,设计时速160公里;凉雾至万州段89公里为单线,设计时速120公里。在高速铁路盛行的今天,宜万铁路为何不“提速”呢?
胡子平解释,高速铁路主要用于客运专线,多建在经济条件好、既有铁路网密集的地区。而宜万铁路属于客货混运线路。沿线城镇并不密集,经济并不发达,人口也较为稀少,采用现有标准既经济又完全能满足实际需要。
宜万铁路是否安全
宜万铁路地处云贵高原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结合部,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那么,运行在如此复杂的地质区域,宜万铁路乘坐是否安全呢?“安全问题大可放心。铁路建成后,专家们分成6组已对沿线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多次拉网式排查。”专家回答。
专家介绍,宜万铁路许多运输安全技术研究和工艺设计均属国内首创,部分课题处于国际技术前沿。
比如,在应对复杂地质方面,采用航空摄影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最新应用技术——实时动态定位、大比例尺航空摄影等先进技术;采用超声波物理探测技术探测地底深部岩层性质等。通过先进的测量和勘探方法,基本查明了控制线路方案的滑坡、暗河等重大工程、水文地质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问题以及诱发地质灾害的复杂地质背景、形成规律和控制因素。
在隧道建设方面,开展了高压力条件下支护结构型式及施工方法等研究,为宜万线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比如,对于隧道穿越的大溶洞,工程人员使用了26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对溶洞周边加以固定,并在溶洞的上层建设双层框架衬砌结构以稳定溶洞,这就像在溶洞顶部安装了“吊顶”一样。“吊顶”的下方是火车通道,火车的下方即溶洞底部则做了桩基加固。因此,火车在通过隧道时非常安全。
田凤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