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县引进企业以“亩”论效益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2
|
一亩地产多少粮食,亩效益是多少,这是农业中的常用术语。如今,北京密云县工业领域也引入这一理念,无论是引进企业,还是淘汰产能落后企业,均把“亩效益”作为考核硬指标。
“过去捡到篮里都是菜,现在可不成。”密云县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项目的不断引进,密云县工业用地越来越少,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要最大限度产生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亩均投资强度和容积率,重点引进那些“占地少、产出高”的工业企业。
如今,“亩效益”高低已经成为密云引进企业的一把标尺。不少想到县里投资建厂的企业,都因“亩效益”指标不达标,被拒之门外。
密云县经济开发区是密云招商引资的主阵地。据开发区工作人员介绍,转变招商思路后,开发区共引进亿元以上落地企业29家,北汽福田、北新建材、今麦郎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开发区,预计建成投产后平均每亩土地收益达2640万元。
未引进的企业用“亩效益”指标严卡,已经引进的企业“亩效益”不达标要被腾退。据了解,密云目前有少部分企业,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但每年的产值却少得可怜,甚至有的企业借投资之名进行“圈地”。为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密云县经济开发区对这些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其土地获取方式、亩投入、亩贡献等关键因素,并将这些企业列入“黑名单”,再引入“亩效益”高的企业,实现“腾笼换鸟”。通过强有力的腾退措施,截至目前,密云县经济开发区已累计盘活闲置土地2043亩,通过盘活土地新引入、嫁接企业19家,新增收入28.8亿元,解决就业2920人。
“不过,亩效益虽然重要,并不是引进企业的唯一衡量指标。”密云县负责人表示,在发展工业企业时,该县除了看企业自身创造的效益,还要看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对县域劳动力的安置率,“综合指标高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