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9

    据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消息,从2006年开始,江苏省纪委会同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法制办、省经信委、省编办等部门精心组织,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0年11月底,52个省级机关部门、13个省辖市及所辖10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一、基本工作情况

    江苏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前后经过了先行试点、稳步推开到发展完善的过程。2006年,江苏省认真贯彻全国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座谈会精神,选择南京、徐州、连云港、泰州等4个市和省人事厅、科技厅、国土资源厅等3个部门开展试点。

    2008年6月,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省政府要求在全省全面推开这项工作,并明确提出到2010年底,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使权力公开运行逐步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省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等工作,各地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机构,稳步有序地开展这项工作。

    今年1月20日,省政府举行了江苏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暨电子监察系统开通仪式,这标志着江苏省政务公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通仪式后,我们着力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规范运行上下功夫,强化对各省辖市及省级机关部门的督查指导和考核验收。5月初到7月中旬,我们集中对13个市及所辖县(市、区)和52个省级机关部门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督查和业务培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明确工作要求。6月底开始,对各地、省各有关部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截止12月8日,各地各部门已全部通过考核,验收合格,其中有9个市、12个省级机关部门获得优秀等次。这标志着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的目标提前实现。

    二、重点工作内容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是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提出的政务创新理念,实质是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目的,以电子政务网络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权力法定、程序固化、裁量限定,行政权力事项全程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并对权力运行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察监控。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要抓好五个重点环节:

    一是依法全面清理规范行政权力。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有关政府部门对本部门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法制部门依法进行审核确认,对没有依据的职权一律取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职权,重新明确分工。对于核定保留的行政权力事项,统一编码,制订行政职权目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向社会公布。截止11月底,省本级经过两轮集中清理,共审核确认行政权力6899项,其中行政许可785项,行政处罚4627项,行政强制229项,行政征收111项,其他1147项。13个省辖市及所辖县(市、区)共有行政权力64082项。

    二是科学编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按照“程序规范、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对经过审核确认的每一项(类)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进行优化再造,逐一编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细化、优化运行路径,简化、固化办事程序。省和13个省辖市共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50357个。

    三是合理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行政处罚行为范围宽、涉及面广、自由裁量空间大,容易引发权力寻租行为。我们要求各地各部门对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可以选择行政处罚幅度的,要根据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危害等情况,划分明确、具体的不同等次,确定相应的处罚标准。同时,制定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或实施办法,完善配套措施。据统计,省直部门和省辖市共制定自由裁量基准32914个,为科学控制行政处罚裁量幅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全面建设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全省统一制定信息系统数据接口规范。自建单位按照接口规范自行组织建设,建成后与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公共平台对接,实现全省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统建单位由省统一开发建设,直接在省级公共平台上运行。目前,52个省级机关部门、13个省辖市及所辖县(市、区)系统全部建成,并实现互联互通。

    五是同步开发电子监察和政府法制监督系统。在建设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过程中,全省同步开发建设电子监察和政府法制监督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具有流程监控、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绩效评估、督查督办等8种功能,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11类行政权力实时监察。政府法制监督系统具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报备、行政执法主体和人员监督、行政复议应诉监督、重大行政处罚报备等功能,对权力运行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目前,电子监察系统一期建设和政府法制监督系统都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人民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