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走土地节约集约之路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30

    近年来,河南省武陟县随着国家、省、市一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区域优势逐步显现,经济实现跨越式腾飞,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的位次大幅提升,建设用地也随之逐年递增。

    

    经济要发展、“红线”要坚守,在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中,武陟县按照“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节约集约利用辖区土地资源,在保障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连续11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09年年末,该县耕地保有量46109.73公顷,比2008年年末净增加1089.8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1382.2313公顷,保护地块1537块。今年6月,该县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试点县。

    狠抓宣传营氛围

    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共识,该县加强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经验推广和政策宣传,每年的矿法宣传日、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法定宣传日,都会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台、向社会各界赠阅专刊、展出宣传版面等形式大力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特别是今年6月份,该县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试点县以后,该县通过召开各级干部会议、在电视台反复播放宣传节目、在报纸上刊发多篇宣传文章,深入宣传节约集约用地的重大意义,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健全机制赢共识

    为了加强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领导,该县下发了《关于成立武陟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的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出台了《武陟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节约集约用地监管格局;对耕地动态平衡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从项目管理、供地要求、批后监管、存量盘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年终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该县通过修编《武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工业向集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村民住宅向中心村集中”的思路,并制定了刚性规定:凡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聚区;凡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进驻标准厂房;投资1000万元以下项目,不再单独供地;一般工业投资项目必须建多层厂房;县里把新村建设分为整村搬迁型、旧村改造型、城中村改造型,进一步细化新社区规划布局,控制户均占地面积。

    严把“三关”控增量

    提高门槛控增量是武陟县在惜地、节地上的创新之举。该县的主要经验是严把“三关”。

    ——项目预评严把审批关。该县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凡是不符合规划、无用地计划的,坚决不予批准。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2005年以来,该县先后拒绝不符合有关政策的项目32个,核减用地面积1200余亩。

    ——土地出让严把放行关。该县每年年初都要编制土地收购储备和供应计划,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计划供应,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用市场调控手段促节约集约用地,同时指导用地单位精打细算,利用好每寸土地。斯美特方便面厂在建厂前期设计为2层厂房,后在县国土部门指导下,改为4层厂房,提高了用地容积率,仅此一项就节约土地80多亩。

    ——项目竣工严把验收关。该县建立了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对未达到出让合同约定投资强度或建筑容积率的项目,暂停办理土地和房产登记,并限期追加投资建设;对闲置土地时间超过两年的,坚决予以收回。去年,该县对河南宏基长期闲置的126亩国有土地依法收回了使用权,并出让给了投资强度高、经济效益好的河南大指造纸设备有限公司,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焦作日报

1   2